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腰骶关节CT检查摆位方法的改进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CT室万佩明,李迎春,李明谦,牛风枝腰骶关节在正常生理弯曲中,向前下方突出角度较大,而CT扫描该关节时,射线必须与关节面平行,方能较准确的切割出椎体和椎间盘的标准横断面图像,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按...  相似文献   
2.
在乳腺疾病CT检查过程中,我们对乳房部位的摆位方法和扫描技术进行了探索。首先,自制一套乳房衬垫,作为乳腺检查摆位时的辅助用具,能使全部乳房清晰显示。其次是选择适合乳腺软组织图像,及能够清晰显示的扫描条件,(包括窗宽、窗位等)。经过实际工作的应用,收到良好效果。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l制作乳腺衬垫:乳房衬垫由两块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硬泡沫塑料制成。表面用棉布包绕,每块衬垫长34厘米,宽40厘米,厚度14厘米,一例作成“凹”形,使用时将两块衬垫凹面相对,其空间直径为65厘米(图1)。2位置摆法:病人俯卧于扫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兔肝血管的解剖、插管技术及兔VX2肝癌的超声、DSA表现的特点.方法采用经开腹注入法接种VX2瘤株于45只新西兰大白兔,于种植后第7、10、14、18、23天利用彩超对肿瘤的生长进行检测,于接种后第23天,随机对10只兔肝癌最大径行超声和病理结果作对照.于种植后第3周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并利用3F微导管与微导丝对兔肝血管插管并造影.结果彩超检测有40只成功接种,VX2肝癌在超声上表现为低回声伴声晕的肿块,彩色多普勒可见肿块周边血供丰富,超声与病理对照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对45只进行血管造影中,10只超选择至肝固有动脉,30只插管于肝总动脉,2只导管置于腹腔干,3只失败,造影可发现肿瘤血管与肿瘤染色.结论兔肝血管解剖与人类的相类似,兔VX2肝癌的DSA、超声表现类似于人类原发性肝癌,3F微导管可成功地进行肝血管的超选择插管,彩色超声是一种准确、可靠、方便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MRI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 MRI特征。方法 :经 MRI诊断、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6例 ,其中活检 3例 ,手术 3例 ,分析了该组病变的分布范围 ,MRI异常信号特征 ,并与病理切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6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中 4例位于胸段 ,2例位于颈段 ,均为单发 ,脊髓粗细正常或稍增粗。 MRI特征性表现为瘤巢呈爆米花状或桑葚状混合信号团块 ,周围可见短 T2 低信号环。镜下瘤组织由高度扩张的血窦所构成 ,内衬扁平内皮细胞 ,壁薄 ,管腔内可见红细胞 ,血窦间为少许纤维组织分隔 ,并见新旧出血病灶。结论 :MRI诊断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特异性高 ,对病灶不同时期变化如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胶质增生均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5.
兔肝血管插管技术及兔VX2肝癌超声、DSA表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兔肝血管的解剖、插管技术及兔VX2肝癌的超声、DSA表现的特点.方法采用经开腹注入法接种VX2瘤株于45只新西兰大白兔,于种植后第7、10、14、18、23天利用彩超对肿瘤的生长进行检测,于接种后第23天,随机对10只兔肝癌最大径行超声和病理结果作对照.于种植后第3周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并利用3F微导管与微导丝对兔肝血管插管并造影.结果彩超检测有40只成功接种,VX2肝癌在超声上表现为低回声伴声晕的肿块,彩色多普勒可见肿块周边血供丰富,超声与病理对照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对45只进行血管造影中,10只超选择至肝固有动脉,30只插管于肝总动脉,2只导管置于腹腔干,3只失败,造影可发现肿瘤血管与肿瘤染色.结论兔肝血管解剖与人类的相类似,兔VX2肝癌的DSA、超声表现类似于人类原发性肝癌,3F微导管可成功地进行肝血管的超选择插管,彩色超声是一种准确、可靠、方便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方法 对 3例临床确诊的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病人做了MRI扫描 Gd DTPA增强扫描。结果  3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中 2例病灶位于胸段 ,1例位于下颈段脊髓 ,均为单发 ,脊髓粗细正常或稍增粗。MRI特征性表现为瘤巢呈爆米花状或桑葚状混合信号团块 ,周围可见短T2 低信号环。Gd DTPA增强扫描 2例未见明显强化 ,1例呈中等度增强。瘤巢较小 ,一般不超过脊髓横径。结论 MRI诊断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特异性高、敏感度强 ,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7.
CT扫描时,可因多种原因产生伪影,影响图像的清晰度,给诊断造成困难。现将因床位过低,扫描部位在视野以外时造成的伪影和排除方法介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