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8)F-FDG PET显像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F-FDG PET显像已成功用于乳腺癌的诊断,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显像技术在乳腺癌原发灶诊断、腋窝淋巴结、复发及远处转移灶探测、疗效评价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分子影像技术与传统影像设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影像学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未来医学影像的发展趋势。因此,在阐述分子影像成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分子影像与传统医学影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分子影像是医学影像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武战 《西南军医》2008,10(1):104-106
IBF-1α是与恶性肿瘤生长进程密切相关的转录调节因子,瘤细胞氧状态及基因变异共同调控HIF-1α表达水平及其活性。HIF—1α高表达在人体恶性肿瘤中广泛存在。HIF-1α高表达对肿瘤组织放化疗敏感性有显著影响,体外实验表明针对HIF-1α的靶向药物和基因治疗能够通过主动下调HIF-1α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因此研究HIF—1α对肿瘤生长、侵袭、转移、预后和诊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女性肿瘤总数的31%。人们一直探索更有效的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通过体检、钼靶X线摄片、B超和预防宣传教育,〉40岁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下降了25%~45%。然而.仍有很多女性死于晚期乳腺癌,所以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18F—FDGPET显像在鉴别乳腺肿物的良恶性、乳腺癌分期以及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然而,由于PET价格昂贵,f临床常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符合线路SPECT18F—FDG显像则使这一显像方法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本研究旨在通过对51例患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评价其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99mTc-HL91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99mTc-HL91乏氧显像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51例乳腺包块患者行99mTc-HL91早期(1h)、延迟(4h)平面显像和延迟(4h)断层融合显像,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靶/非靶比值(T/TN)。结果:恶性组在1h、4h平面和4h断层图像上T/TN值分别为1.68±0.16、1.85±0.23、2.28±0.49,良性组为1.15±0.18、1.23±0.25、1.43±0.37,良恶性组之间均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恶性组4h平面T/TN值明显高于1h T/TN值(P<0.01),而良性组增高不明显(P>0.05);以恶性组延迟(4h)断层显像T/TN值-x-1s为截断点,99mTc-HL91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55%(29/31)、80.00%(16/20)、88.24%(45/51),以良性组延迟(4h)断层显像T/TN值-x 1s为截断点,99mTc-HL91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75%(30/32)、84.21%(16/19)9、0.20%(46/51)。结论:99mTc-HL91乏氧显像对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能提供乳腺癌的氧态信息,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乳腺癌辅助化疗前后18^F-FDG、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显像的变化,探讨其在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28例经细针穿刺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的患者在化疗前、后分别行18^F-FDG、99^Tc^m-HL91显像,根据显像结果计算病灶ROI/对侧正常乳腺组织ROI(T/N)放射性计数比值。化疗结束以WHO制定的评价标准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观察化疗前后病理学改变。结果辅助化疗总有效率(RR)为71.4%(20/28),有效组20例,无效组8例;病理改变可见退化变性期(Ⅰ期)、肉芽肿期(Ⅱ期)、纤维化期(Ⅲ期)。治疗前病灶摄取18^F-FDG、99^Tc^m-HL91 T/N值分别为2.98±1.09,2.55±0.80(t=2.312,P=0.026),有效和无效组分别为3.03±1.23,3.09±1.39(t=1.314,P=0.108)和253±0.76,2.63±0.97(t=1.597,P=0.875);T/N值分布18^F-FDG为1.68~6.49(中位值2.73),99^Tc^m-HL91为1.46—5.01(中位值2.39),两者间呈直线相关(r=0.743,P=0.024)。治疗后28例18^F-FDG T/N值有所下降,为2.40±0.79(t=1.932,P=0.031);有效和无效组分别为2.28±0.81,2.93±0.76(t=2.462,P=0.015),与治疗前比较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2,P=0.012),且与治疗前呈直线相关(r=0.673,P=0.035),而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2,P=0.324)。99^Tc^m-HL91 T/N值下降的病例中4例为无效,5例为有效,其余为升高;有效和无效组分别为2.59±0.71,2.61±0.99(t=1.472,P=0.096),与治疗前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68和1.341,P值为0.127和0.878)。结论18^F-FDG显像对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18)F-FDG显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经细针穿刺或针吸细胞活检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的患者在FAC方案化疗前、后分别行18F-FDG PET显像,根据PET显像结果计算乳腺癌病灶放射性摄取比值(T/NT);3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以WHO制定的肿瘤化疗评价标准分为有效组[R(+),n=22]和无效组[R(-),n=9];以第3疗程结束后T/NT比值降低百分率≥10%、≥20%、≥30%作为监测治疗有无反应的阈值进行疗效判定。结果化疗前R(+)组和R(-)组T/NT比值分别为3.18±0.41、3.14±0.52(P>0.05),化疗第3疗程后R(+)组T/NT比值从3.18±0.41降低为2.06±0.45(P<0.05),而R(-)组T/NT比值从3.14±0.52降低为2.87±0.27(P>0.05);R(+)组T/NT比值降低的百分率为(33.42±6)%,明显高于R(-)组(8.89±6)%(P<0.01);若以第3疗程结束后T/N比值降低百分率≥10%、≥20%、≥30%作为监测治疗有无反应的阈值,18F-FDG PET评价疗效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100%、89%、82%和85%、92%、100%。结论18F-FDG PET显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疗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对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31例经细针穿刺或针吸细胞活检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的患者在化疗前,化疗第1、3疗程结束后分别行18F-FDG PET显像,根据PET显像结果计算乳腺癌病灶放射性摄取比值(T/N),化疗结束后评价疗效,以WHO制定的肿瘤化疗评价标准分为有效组[R(+),n=22]和无效组[R(-),n=9]。结果:化疗前R(+)组和R(-)组T/N比值分别为3.18±0.41、3.14±0.52(P>0.05),化疗第1、3疗程后R(+)组T/N比值从3.18±0.41分别降低为2.62±0.38、2.06±0.45(P<0.05),而R(-)组T/N比值从3.14±0.52分别降低为3.01±0.47、2.87±0.27(P>0.05);R(+)组T/N比值降低的百分率第1、3疗程后分别为16.12%±7%、33.42%±6%(P<0.05),R(-)组分别为4.09%±3%、8.89%±6%(P>0.05),R(+)组降低的百分率明显高于R(-)组(P<0.05)。若以第1疗程结束后T/N比值降低百分率≥10%作为监测治疗有无反应的阈值,18F-FDG PET评价疗效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0%、100%。结论:18F-FDG PET显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疗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激素与心血管系统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武战  池君 《西南军医》2007,9(6):91-92
心血管系统是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反之,心血管系统疾病时甲状腺激素也可能主动性的适应。本文就甲状腺激素与心血管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