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同期双侧8靶点毁损手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情感状态的影响,并探讨手术的远期疗效及其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于2003-01/2004-06选择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神经外科拟接受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92例为观察对象。实施螺旋CT引导下同期双侧8靶点射频热凝毁损手术,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进行相关量表量化评估。①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定手术前后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的改善情况。②采用阳性症状量表评定幻觉、妄想、怪异行为、阳性思维障碍的改善情况;采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情感平淡迟钝、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的改善情况。③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定手术对智力是否有影响。④远期疗效随访评定按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于1990年制定的评定方法。评估标准:Ⅰ恢复: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正常,能适应生活,不需任何治疗。Ⅱ显著进步:症状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正常,能适应生活不需任何治疗,或在维持药物治疗下达到Ⅰ级水平。Ⅲ进步:症状减轻,功能有所缺陷,在生活适应方面还有各种问题,或在较大量药物治疗下达到Ⅱ级水平。Ⅳ无效:症状无变化。Ⅴ加重:症状加重。其中Ⅰ、Ⅱ、Ⅲ级称有效,Ⅳ、Ⅴ级为无效。并对3种量表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9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及手术前和手术后2周的量表评估。①手术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36.38±8.57,56.13±11.24,t=29.57,P<0.01)。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等精神症状的手术后评分也显著低于手术前。②手术后阳性症状量表总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21.36±5.67,64.13±13.24,t=35.07,P<0.01)。幻觉、妄想、怪异行为、阳性思维障碍的手术后评分也显著低于手术前。③手术后阴性症状量表总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23.12±4.79,40.16±11.34,t=21.85,P<0.01)。情感平淡迟钝、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的手术后评分也显著低于手术前。④手术后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评分与手术前接近(25.89±2.61,25.66±3.01,P>0.05)说明手术对智力无损害。⑤手术后远期随访结果:术后1年随访,因地址及电话变更失访37例,随访355例中,恢复41例,显著进步184例,进步107例,无效23例,加重0例,有效率93.52%。⑥术后除早期一过性并发症外,无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同期双侧立体定向8靶点毁损手术显著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等精神情感状态,对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怪异行为、阳性思维障碍)及阴性症状(情感平淡迟钝、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远期疗效稳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江晓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30-13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层流病房患者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层流病房接受舒适护理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舒适护理后50例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症状有显著降低。结论:舒适护理能明显减轻层流病房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症状;改善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和谐护理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立体定向手术后的认知情况,为促进术后康复及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氏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SCT)及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对887例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调查.结果 (1)手术后1年,患者的认知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术后第2年,除言语IQ外,其他各指标较前1年有显著提高;第3、4年,除记忆指标较前1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各指标均稳定在较高水平.(2)手术后1年,患者的BPRS及SANS分值均显著降低,术后2~4年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立体定向术后1~2年是认知水平的明显改善期,患者术后的远期临床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4.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4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分析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2003 09/2008 04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神经外科细胞治疗康复中心行干细胞移植的脊髓损伤患者420例,按病情分为2组:完全性脊髓损伤组4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37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时间、损伤部位、损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首先通过手术或立体定向的方法把干细胞直接移植在脊髓损伤部位,然后再根据患者病情经腰穿途径或经静脉途径移植,每次移植间隔为1周,干细胞移植量为(2~3)个×102/kg.移植过程中为促进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给予相应的康复功能锻炼.结果:与入院时比较,骨髓干细胞移植1,3,12个月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残损分级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心身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各种不同伤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的改变。我国约有脊髓损伤者100万人,并以每年约1万人的速度增加,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自身修复能力相当有限,神经干细胞移植是神经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多靶点亚核团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123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双侧多靶点亚核团毁损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螺旋CT定位,对123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立体定向同期双侧多靶点亚核团射频热凝毁损手术。结果1232例患者术后2周随访:显著进步428例,进步722例,无效81例,无加重病例,死亡1例(术后3d死于急性肺动脉栓塞),有效率93.34%;1134例术后远期(6-54个月)随访:恢复204例,显著进步424例,进步410例,无效96例,无加重病例,有效率91.53%;术后除早期一过性并发症外,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小于1%。结论多靶点亚核团毁损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对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果,亚核团毁损既保留了正常的脑功能,又控制了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96年7月至1997年8月采用CT引导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06例(108次)手术。针对脑出血的原因,我们采用整体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 方法:2003-09/2008-04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神经外科细胞治疗康复中心行干细胞移植的脊髓损伤患者420例,按病情分为2组:完全性脊髓损伤组4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37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时间、损伤部位、损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首先通过手术或立体定向的方法把干细胞直接移植在脊髓损伤部位,然后再根据患者病情经腰穿途径或经静脉途径移植,每次移植间隔为1周,干细胞移植量为(2~3)个×102/kg。移植过程中为促进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给予相应的康复功能锻炼。 结果:与入院时比较,骨髓干细胞移植1,3,12个月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 < 0.05或0.01),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 > 0.05),两组残损分级均无明显改善(P > 0.05)。 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护士专科化、专业化拓展,使临床护理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神经外科护理专业性强,护士工作量大,特殊病例多,急诊手术多,病情复杂,瞬息万变,护士的护理能力直接影响病人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护理工作的内在质量[1] .如何提高神经外科全体护士专业能力是护理管理者深入思考的问题,结合我科这方面的一些做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神经干细胞不牵涉伦理学纠纷,但体外分离纯化技术要求严格,费用昂贵,使得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缓慢。胚胎干细胞最早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移植后胚胎干细胞能够存活并且向脊髓损伤部位迁移分化成神经元,但由于取材来源的限制以及难以回避的伦理学问题成为其临床应用的障碍,此外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具有潜在的致瘤性。骨髓干细胞除具备干细胞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可塑性,表现为骨髓干细胞在某些信号的影响下,锚靠一类组织并分化成该组织细胞,同时骨髓干细胞能够分泌一些营养物质促进内源性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与其他移植细胞相比,骨髓干细胞易于提取分离,可行自体移植且组织相容性好,因此便于临床应用。对于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移植方式,目前大体有3种:局部种植、经腰穿途径、经静脉途径,但尚不清楚何种方式更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