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胰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到目前为止,CT是诊断胰腺疾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主要依靠胰腺形态的改变和病灶与胰腺之间的密度差异,对肿瘤血供的观察仍有局限性,不能全  相似文献   
2.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纯龙  万霞  张蔚 《黑龙江医学》2008,32(5):346-34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SH的CT资料。结果PSH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表现为直径1.0-5.0 cm,境界清晰的圆形、类圆形肺内结节或肿块;CT平扫密度均匀,有时见粗大点片状钙化,1例较大病灶内可见囊性变;CT增强见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且有延迟强化。结论CT扫描,尤其增强CT及病灶薄层扫描有助于SH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64排螺旋CT胸部三合一扫描在急性胸痛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胸部“三合一”扫描在急性胸痛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利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进行胸部“三合一”增强扫描,57例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后,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29例与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CT三合一扫描一次检查均获成功,显示冠状动脉狭窄25例,闭塞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3例;主动脉夹层6例;房间隔缺损2例。结论64排螺旋CT胸部一次扫描获得冠状动脉、主动脉及肺动脉重建图像,对于诊断冠心病、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导致急性胸痛的常见疾病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Castleman病的CT表现(附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Castleman病的CT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astleman病患者CT表现,总结其特征. 结果 9例中5例位于纵隔和右肺门,左颈部和腹膜后各2例.9例中局限型8例,弥漫型1例.局限型8例病理诊断均为透明血管型,CT平扫与肌肉相比呈等密度;动态增强CT扫描,多数肿块动脉期明显强化,在延迟期均表现为持续强化,强化程度接近大动脉.弥漫型1例为浆细胞型,表现为腹膜后多个软组织结节,轮廓光整,轻度强化. 结论 Castleman病的CT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密切相关,局限透明血管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弥漫浆细胞型无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5.
64层CT灌注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胰腺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研究正常胰腺与胰腺癌的64-CT灌注参数特征。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24例正常胰腺志愿者和35例胰腺癌患者进行胰腺灌注扫描,测量并比较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PE)、达峰时间(TTP)和渗透性(P值)等灌注参数。结果:胰腺癌组的BF、BV、PE小于正常组,TTP、P大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癌组织BF、BV、PE明显小于残余正常胰腺组织,TTP、P大于残余正常胰腺组织,差异有显著性。第2、3、4期P值高于第1期胰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腺CT灌注成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胰腺及胰腺癌的血流灌注特点,对胰腺癌的诊断有提示意义。胰腺癌组织和残余正常胰腺组织灌注参数对比在临床上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SPTP)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结果 二维超声SPTP表现为囊实混合性团状回声,其中以囊性结构为主2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囊实结构比例相近者4例.结论 SPTP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astleman’s病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astleman’s病患者的MSCT表现,总结其MSCT特征。结果:9例中5例位于腹盆腔,4例位于腹膜后。9例中局限型8例,弥漫型1例。局限型7例病理诊断均为透明血管型,CT平扫与肌肉相比呈等密度;动态增强CT扫描,多数肿块动脉期明显强化,在延迟期均表现为持续强化,强化程度接近大动脉。局限型和弥漫型各1例为浆细胞型,表现为腹膜后多个软组织结节,轮廓光整,轻度强化。结论: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密切相关,局限透明血管型Castleman’s病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弥漫浆细胞型Castleman’s病无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简称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CTD).属于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疾病多为慢性病程,逐渐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肺是一个主要靶器官.只有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才能使患者得到良好预后[1].  相似文献   
9.
联合经腹与经会阴超声在112例前置胎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经腹与经会阴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前置胎盘的孕妇行经腹与经会阴联合超声检查,并与分娩所见对照。结果:经腹诊断负荷率明显低于经腹与经会阴联合检查(P<0.05)。结论:经腹和经会阴超声联合可提高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突状腺瘤的CT表现.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突状腺瘤14例,全部行CT平扫,其中10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病灶位于胰头6例,胰体尾部8例.最小径3.5 cm,最大径11 cm,病灶均为囊实性,囊腔多位于病灶偏心部或包膜下,实性部分多为结节状附于囊壁或呈不规则状位于囊腔中心;部分囊内可见间隔,薄厚不等,未见明显壁结节.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有延迟强化的趋势,其中8例囊壁强化较实质部分更加明显.8例可见钙化,呈点状、结节状、片状或短弧线状,均位于肿瘤实质部分或包膜.胰管扩张伴胰腺萎缩1例,胆管扩张1例.门静脉侵犯2例.所有病灶未见转移征象.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突状腺瘤有一定影像特点,结合临床及影像特点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