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改良的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皮下植入国产导管药盒系统(PCS)的技术方法.方法:对15例原发性肝癌(弥散型、结节型)和转移性肝癌行改良的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皮下植入国产PCS术,术后均经PCS进行了灌注化疗.结果:15例患者均经左锁骨下动脉成功置入PCS,无1例导管脱出靶血管移位退到腹主动脉内,也无因气胸严重感染而致手术失败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介入器械的创新,植管入路和程序的合理改良,植入药盒处皮囊的正确处理,使国产PCS的皮下植入技术更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段天红 《中国肿瘤》1993,2(3):23-25
晚期癌症的姑息护理中,解除疼痛是重要目的之一。目前国际上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赞成采用系统性疼痛护理估计工具和疼痛流程记录表,它们是癌痛药物系统应用法的又一补充完善,在改善癌痛护理方面具有独到价值。本文就这方面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肌瘤是非急性子宫异常出血最常见原因,其常伴有盆腔压迫、疼痛等症状。目前运用经皮血管栓塞技术,为子宫肌瘤的治疗开辟了又一新的途径。本文就临床应用方法,疗效,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聚金葡素联合化疗药物经皮肝动脉给药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对48例肝癌患者严密临床观察,包括生命体征及辅助性用经,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加强预防或减轻副反应的护理工作,使患者生活以改善。结论:在全面了解肿瘤免疫联合化疗的基础,及时处理副反应,预防感染等方面的护理措施是切实可行而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胰腺炎和胰腺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胰腺假性囊肿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及囊肿破裂等,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治疗困难。近年报道采用超声或CT引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结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瘤内注射 30 %醋酸 (PAI)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3例中、晚期巨块型肝癌均先采用TACE ,术后 15~ 2 0d再在B超引导下PAI 2~ 3次。结果 治疗 2个周期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AFP降低程度和肿块缩小情况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91%和 82 %。结论 TACE结合B超下PAI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21例报告)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目的 评价运用无水乙醇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其中超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远段16例,8单侧3例,用无水乙醇栓塞;另2例在子宫动脉近端用明胶海绵条栓塞。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3-64个月(平均25个月),19例无水乙醇栓塞病例,其中15例临床症状消失,4例明显改善;2例明胶海绵条栓塞病例,2个月及5个月后临床症状有所复发。B超示瘤体体积缩小40%-90%。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尚需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碘^131Ⅰ肝癌单抗片段HAbl8F(ab)2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6例原发性肝癌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固有动脉,并经导管注入^131Ⅰ肝癌单抗片段HAbl8F(ab)2,每公斤体重0.75mCi。结果 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6、12、18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3.3%、58.3%、53.0%和444%。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未发生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131Ⅰ肝癌单抗片段HAbl8F(ab),经导管肝固有动脉内注射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体外留置导管经支气管动脉大剂量灌注免疫及化疗药物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39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免疫化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进行经体外留置导管支气管动脉灌注免疫及化疗药物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3次。结果 大剂量灌注免疫化疗组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 90 %和 6 3% ,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7.6个月和 10 .3个月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无脊髓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体外留置导管行支气管动脉大剂量灌注免疫及化疗药物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条件下是安全、可行的 ,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0.
动脉灌注化疗加静滴VP-16治疗95例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席晓秋,段天红四川省肿瘤医院影像科(成都市610041)近年来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中晚期肺癌在国内发展较快,取得了肯定的近期疗效。但临床观察到BAI对转移灶的控制不理想,且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