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慢性末端回肠炎(chronic terminal ileitis,CTI),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被临床学者认可。然而关于CTI的影像诊断报道甚少,从传统的临床教科书及影像学专著和相关资料,没有查到对本病的命名与解读。周国华于1994年首次提出慢性CTI这一概念,并从动物实验、内镜、病理学、临床治疗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本研究就作者医院收治的经内镜、病理诊断的慢性CTI病例,行X线钡餐全消化道造影,在X线静态及动态下观察本病影像学表现特征,并对其影像形成机理作简要论述,意在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2.
髌骨囊性骨结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17岁。无诱因出现左膝关节疼痛6个月余,呈持续性酸痛,活动时加重,休息时缓解,当地医院按“滑膜炎”对症治疗无效。于1999年4月28日入院,无低热、盗汗及结核病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膝关节皮肤色泽、皮温正常,关节周围软组织稍肿胀,屈曲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X线胸片正常,髌骨侧位示髌骨外上方呈类圆  相似文献   
3.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44岁,因无明显诱因后胸背部疼痛,进行性加重7个月,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6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mmHg,心、腹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及血液生化检查均为阴性.胸椎正侧位片:T8椎体稍变扁,骨质密度减低,其内密度不均匀,相邻椎间隙未见明显变窄(图1A、B);CT平扫:T8椎体骨质破坏,呈虫噬状,其内可见散在砂粒状致密骨样影;椎体右侧缘骨皮质致密硬化,左侧局部骨皮质不连,边缘模糊,椎体周围软组织肿胀(图1C、D);MR平扫:T8椎体变扁,呈“双凹征”,T8椎体信号异常,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相邻段软组织信号异常(图1E~G).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20岁。因上腹部隐痛、腹胀、进食后加重,4月余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腹平坦,上腹稍隆起,腹软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X线钡餐检查:食道正常。胃大弯侧和胃窦部显示多个大小不等类似半圆形充盈缺损,境界较清,轮廓不规则,周围粘膜皱壁紊乱(见图)。胃窦狭小似漏斗状,局部胃壁僵硬,胃蠕动波弱。诊断:胃恶性肿瘤,淋巴瘤可能性大。胃镜检查:见胃体上部至胃角有一约7cmXscmXscm大呈半球状隆起,表面粘膜糜烂、质硬境界不清,胃窦弥漫性充血,胃壁软,蠕动可见。胃镜诊断:胃恶性淋巴瘤。手术所见:剪开…  相似文献   
5.
大咯血是呼吸内科危重病之一,引起大咯血的主要原发病因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炎症等。肺结核是临床大咯血的常见病因,一般病史较长,肺部病变广泛,常伴有肺外体循环血管参与供血,内科治疗效果不佳。1974年Remy首先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治疗大咯血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经过30余年不断发展完善,现已成为临床控制大咯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006年以来,我科采用BAE成功抢救经内科治疗未能止血的肺结核诱发支气管动脉大咯血患者26例,取得了较好的止血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64岁.因间歇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阻塞感2年,加重2月余于2009-03-09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3 ℃,呼吸16次/min,脉搏84次/min,血压110/60 mm Hg(1 mm Hg=0.133 kPa).慢性病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X线胸片、腹部B超、电子喉镜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原发腹膜后肿瘤累及邻近脏器的CT,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累及邻近脏器的影像学表现,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总结分析46例邻近脏器受累的腹膜后肿瘤患者的术前CT、MRI资料.结果恶性肿瘤患者32例,良性14例,肿瘤邻近脏器受累与肿瘤的良恶性无关.肾脏是最常受侵的脏器.下列征象提示可能需将受累肾脏切除;肿瘤生长穿通Gerota筋膜,与肾脏连接面大于肾周长的1/3以上;肿瘤压迫造成肾和肾蒂移位;肿瘤包裹肾门结构;肿瘤侵及输尿管,导致肾盂严重积水等.肿瘤累及腔静脉多于动脉.常规CT和MRI增强检查,可准确显示脏器受累的征象.结论肾脏和腔静脉最易受到腹膜后肿瘤的侵及;规范CT、MRI检查能够清楚显示脏器受累的征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在子宫、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子宫、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于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和/或栓塞后1周(平均值)行肿瘤手术切除,并作对比。结果 选择性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血供特点。双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后手术切除的12例与单纯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切除的6例相比较;术前灌注加栓塞可使肿瘤明显减小,术中出血极少(平均约50ml),手术野更清楚,肿瘤更有可能完全切除。结论 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在子宫或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ICU应用床旁超声诊断危重病人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9月—2006年7月ICU收治95例危重病人,进行床旁胸部超声检查,以“肺滑行”和“彗尾”征消失诊断气胸。在超声检查前后3h内行胸部CT和床旁X片检查,以CT结果为“标准”比较超声和X片诊断气胸的价值。结果95例危重病人中,CT确诊气胸24例27侧,超声诊断21例23侧,X片诊断5例5侧,相应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5.1%对18.5%(P<0.001),98.8%对100%(P=0.489),92.0%对100%(P=1.0),97.6%对88.1%(P=0.002)和96.8%对88.4%(P=0.009)。超声与CT诊断气胸的一致性高于X片。结论在ICU应用超声检查诊断气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危重病人气胸的诊断提供了简单、快速而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的应用,已证实胃肠道大部分梭形细胞肿瘤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特征。Mazur等[1]于1983年首次提出间质瘤的概念。胃肠道间质瘤的起源可分别来自平滑肌、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