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根据监测清晨血压变化参数与对应时域的缺血ST段演变相关性,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化、血压是否与心肌缺血改变存在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2月9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66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及同步动态血压监测,获得的心率、清晨血压波动值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及研究结论。结果高血压组的清晨血压升值与对应时域的ST段压低有正相关性关系;尤以清晨血压回升差值(收缩压、平均脉压、舒张压)和心率与对应ST段压低有显著正相关性,而对照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清晨清醒前后血压升高与心肌缺血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且多为无痛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近2a来收集的102例唐氏综合征(Down'ssyndrome,DS)患者进行细胞生物学检查,分析其核型变化及病因。方法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做常规染色体G带处理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经过对确诊的102例DS患者的染色体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三种DS患者均有检出(21三体型82.35%;易位型12.75%;嵌合型4.90%),且与双亲工作环境和母亲生育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广泛开展细胞遗传学诊断分析,可以比较精确的检出DS,从而对DS的高危人群及其未来的生育后代情况做出科学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樊文志 《人民军医》2005,48(11):634-635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将ACS合并DM35例设为观察组,另选ACS非DM37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病人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心力衰竭7例(20.0%),对照组发生3例(8。1%);观察组死亡4例(11.4%),对照组死亡2例(5.4%),两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加强对ACS合并DM病人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合并舒张性心功能不全发生时采用不同剂量的氢氯噻嗪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2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病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发生的患者,按观察组A、观察组B、对照组各40例划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A、B组分别加用不同剂量氯氨噻嗪与缬沙坦联合口服,观察组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回顾三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A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B为90%,对照组为65%,观察组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各组无死亡事件发生,对照组因心源性猝死死亡5例,占12.5%,观察组各组间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各组E峰均上升,A峰均下降,E/A比值明显改善,对照组改善均不明显(P<0.05),LVMW指标、LVID指标、VTLA指标、VTIE指标观察组各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发生的患者采用氢氯噻嗪(小剂量)联合缬沙担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