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正>孙大爷于3个月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左前胸部隐痛,因害怕是心绞痛发作,于是到医院做了个全面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医生说可能是因为劳累所致,嘱咐要规律睡眠,并开了一些促进睡眠、营养神经的药物。但一周后疼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现象,严重影响睡眠,给孙大爷的心理也造成很大的影响,痛苦不已。辗转几个科室后至疼痛科就诊,经过询问孙大爷治疗的经过和仔细检查后,医生告诉孙大爷这是肋间神经  相似文献   
2.
3.
半导体激光治疗痛症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媚  袁红  梁贵喜  丁红  高辉 《武警医学》2005,16(12):907-908
近年来,急、慢性痛症在我们科的接诊病例中占了很大比例,如急性腰扭伤、膝关节积液、踝关节扭挫伤等,以起病急,疼痛剧烈为主要症状。2005年1月~4月我们采用半导体激光(SUNDOM-300IB)治疗这类疼痛100例疗效满意。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急、慢性痛症10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1例,女  相似文献   
4.
5.
为探讨治疗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的不同治疗方法,对治疗组50例,通过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单一针刺治疗。治疗组治愈率66%,对照组治愈率34%,两组治愈率及治愈者所需疗次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定量比较γ线、S波段高功率微波及γ线与HPM复合照射后小鼠脾脏损伤病理变化的差异.方法 216只昆明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微波组(50 mW/cm2)、射线组(5.5 Gy)、复合组(5.5 Gy+50 mW/cm2),分别用γ线(60Co)、S波段高功率微波及HPM与γ线复合照射.于辐照后6 h、1 d、3 d、7 d、14 d、28 d、90 d分批活杀,取脾脏组织,分别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 γ线、S-HPM及复合照射均造成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损伤,并均经历凋亡与坏死、再生修复及基本恢复等阶段,损伤在照后6 h即开始出现,照后1~3 d损伤最重,照后7 d开始恢复,28 d后基本恢复正常.γ线组和HPM及复合组照射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出现凋亡坏死改变,主要的损伤效应表现为脾小体的面积、面密度减小;单个脾小体内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周密度减小;HPM照射后脾淋巴细胞典型的凋亡坏死改变程度较轻微,主要以巨噬细胞增多为表现,脾小体形态未见明显变化.上述变化以复合照射组最重,其次为γ线组,HPM组最轻,对照组无明显损伤.结论 γ线和微波照射均可影响淋巴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和坏死,微波与γ线复合照射对淋巴细胞的损伤效应较单纯γ线照射组及微波组为重,其损伤特点主要表现为γ线效应,微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γ线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李静  郝晋东  梁贵喜  高辉 《武警医学》2006,17(11):842-843
中医心理治疗又称意疗或心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治疗,主要是以“辞”说服为基本手段,即利用语言技巧治疗疾病,解除病痛。言语疏导便是其典型的治法,《灵枢·师传篇》说:“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广义的心理治疗,泛指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患者的心理而促进健康,达到治疗目的。如医生与患者交流过程中通过言语、态度和行为影响或改变人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以减轻或消除使患者痛苦的各种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等。可见言语疏导在中医心理治疗中应属于主导地位[1]。每个…  相似文献   
8.
梁贵喜  李静 《武警医学》2005,16(2):122-122
肩胛胸壁关节痛 ,属于中医“肩胛伤筋”、“肩胛岔气”之范围。肩胛骨与胸壁之间并无关节 ,只是依靠肌肉的连接活动 ,并不具备关节的主要构造 ,只是在功能上将其视为一个关节 ,临床上易发病 ,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2 0 0 0年至今我科采用磁疗并手法治疗 82例肩胛胸壁关节痛患者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共 82例。随机分为 2组 :手法复位组 39例 ,其中双侧为 12例 ,单侧为 2 7例 ;男 14例 ,女 2 5例 ,年龄18~ 30岁 32例 ,31~ 4 0岁 4例 ,5 1岁以上 3例 ,病程最长者10a,最短 1d。手法复位组 温热磁疗组 4 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帕金森病(PD)具有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用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多巴组、电针组和美多巴+电针组,造模前3天给予干预,各组于造模14d后处死。采用HPLC法测定左侧纹状体匀浆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模型组DA、DOPAC和HVA均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电针组及美多巴+电针组的DA/HVA、DA/DOPAC的比值与模型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对PD大鼠的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通过保护DA能神经元,从而提高纹状体DA含量为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实验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压电子治疗仪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统计学处理,P<0.01.提示针刺组疗效好于高压电子法.结论:针刺可提高治疗失眠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