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影像诊断的思维路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思维方法在影像诊断中的重要性近年渐受注意,期刊中发表了许多文章,对提高诊断思维很有启发。在放射诊断教学中,特别是对进修学员,着重培养思维方法十分重要[1]。有些工作多年的医师,由于缺乏思维训练,不作仔细分析而硬搬乱套书本上的形态描述,只看图像相似就凭直觉判断,因而容易误诊。谢志光教授生前常说:"学认图像进行诊断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观察和思考。教学生主要是传授分析和思维的方法,遵循正确的路线是得到正确诊断的基础。"思维是将感觉得来的材料进行综合、整理,然后作出判断使其达到理性认识;也就是把感性…  相似文献   
2.
<正> 我院于1991年9月至1992年12月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157例次。本文着重探讨88例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狭窄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88例中,心绞痛38例,心肌梗塞50例。应用PHILIPS公司的双向Optimus 1050C和DCI系统,进行冠脉造影和左室造影。经DCI系统成象,由计算机处理、储存和计算。冠脉按左主干及三大支进行分段分析,对角支、钝缘支及锐缘支病变归于所属主支统计。冠脉狭窄  相似文献   
3.
在心血管造影和经导管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血液返流入注射器内与造影剂混合是经常遇到  相似文献   
4.
颅底孔道的高分辨力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底孔道的高分辨力CT研究魏文洲①章志霖郑小华林怡蔼本文采用薄层高分辨力CT(highresolutionCT)放大重建技术对50例正常成人颅底孔道进行了研究,旨在明确中国人颅底孔道的正常径值和形态,为判断病变提供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  相似文献   
5.
6.
心血管造影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一项必要检查方法;对一些后天性心脏病和血管性疾患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目前国内造影成像多用14″×14″或10″×12″胶片以快速换片机摄制,部分单位以影像增强器配合电影摄影或用100毫米(或70毫米)的胶卷作连续摄影。较为进步的是影像增强器电视录像(简称电视录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肺癌微循环的变化评价血管性介入的治疗效果。方法  138例原发性肺癌经供血动脉造影中 81例资料完整患者 ,测量肺癌治疗前后肿块染色的面积并进行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求P值。肿瘤染色为肺癌微循环的影象表现 ,由数字影象系统DSA取像。结果  1.本组肿瘤染色出现率为 84 .8% (117/ 138例 ) ;2 .资料完整的 81例肺癌肿瘤染色面积治疗前均值为 (94 1.4± 73.2 )mm2 ,治疗后为 (42 7.94± 93.8)mm2 ,P <0 .0 1。结论 为从微循环的角度评价血管性介入治疗肺癌疗效增加了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9.
<正> 为了使已有异常的肺癌胸片,获得及早确诊,避免误诊和漏诊,我们将1972年9月~1982年9月间,选择65例临床确诊的肺癌(其中60例经手术或/和纤支镜活检病理细胞学证实),探讨其临床诊断和X线胸片分型诊断,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肺癌侵犯肺静脉在病理检查中较常见,但影像学检查很少注意到这一现象。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肿块周围肺静脉的大体病理所见及其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收集湖北医学院第一医院1989~199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有较完整的影像检查资料,并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