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traumatic subarach noidhemorrhage,TSAH)是蛛网膜下隙的皮层静脉破裂出血,常引起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从而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低氧及脑水肿。CVS是TSAH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50%。马来酸桂哌齐特是一种新型哌嗪类钙拈抗药物,可用于治疗蛛网膜下降出血。  相似文献   
3.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MRI、临床表现及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增加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与MRI表现的认识,帮助临床早期诊断。方法 总结回顾分析35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MRI资料,全部为外伤后即刻昏迷。首次2l例行CT检查,14例行MRI检查,短期复查均有MRI资料。结果 急性期CT、MRI均有下列表现:多发脑白质水肿11例;脑质内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的小出血灶,直径小于2cm26例;脑室出血23例;合并硬膜下血肿15例,硬膜外血肿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弥漫性脑肿胀28例。首诊CT有明确征象5例,MRI 10例。结论 CT、MRI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表现有特点,结合临床可正确诊断。检出率MRI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男 ,42岁 ,不慎摔倒头着地 ,当时无昏迷 ,次日上午出现左眼眶青紫淤血 ,头晕、恶心、呕吐。查体双侧瞳孔等大 ,对光反射存在 ,四肢活动自如。头颅CT检查所见 :左侧外侧裂、额颞区脑沟消失 ,脑组织肿胀 ,颞叶可见片状等、略高密度影 ,周围略低密度影环绕 ,脑室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CT导向胸部穿刺活检应用切割针和活检枪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CT以其断面成像,解剖结构显示清晰,无组织重叠等优势被作为胸部穿刺活检首选导引方法而广泛应用。三棱切割针和半自动活检枪是胸部穿刺活检中常用的两种器械,两者同属切割针范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技术测量脑肿瘤患者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对于脑肿瘤术前分级的价值。方法选择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医药研究(China BioMedicine,CBM)、CINAHL、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评价ASL和脑肿瘤之间的关联。将独立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计算各研究的标准化均差(standard deviation,SMD)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来自12项研究的475例患者,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级别脑肿瘤患者的肿瘤相对血流量(tumor relative blood flow,rTBF)和大脑相对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显著高于低级别脑肿瘤患者。按国家分层的亚组分析发现,在美国、韩国和中国的高级别脑肿瘤患者中,高rTBF值是ASL的主要预测手段;在美国和中国结合ASL成像技术发现,高级别脑肿瘤患者的rCBF值更高。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发现,所有亚组中rTBF值与高级别肿瘤呈正相关,而rCBF值仅在白质组中呈正相关。结论高级别脑肿瘤患者的rTBF和rCBF值更高,提示ASL可用于脑肿瘤分级时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胃间质瘤与胃癌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MRI联合DWI检查的6 5例胃癌患者及21例间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比分析胃间质瘤和胃癌在MRI联合DWI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及ADC值,绘制ROC曲线分析ADC值鉴别诊断胃间质瘤与胃癌的价值,采用Kappa检验评价MRI联合DWI检查中的ADC值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86例研究对象中T2WI压脂、DWI图像上均呈不同程度的高信号,虽然胃癌的图像信号强度总体上略高于胃间质瘤,但二者征象特征并不易准确区分;此外,可见胃间质瘤多发于胃体、胃底,胃癌多发于胃窦。胃癌患者ADC值为(1.05×10-3±0.27×10-3)s/mm2,显著低于胃间质瘤患者ADC值[(1.43×10-3±0.21×10-3) s/mm2](t=5.891, P<0.05)。ADC值鉴别诊断胃间质瘤与胃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65,约登指数为0.6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E-CMR)在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及主动脉瓣狭窄性心脏病、心肌淀粉样变性及扩张型心肌病失代偿期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5月收治56例左室肥厚患者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E-CMR检查,定量测量各节段舒张末期室壁厚度,观察心肌延迟强化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结果 36例肥厚型心肌病,其中27例表现为非对称性左室肥厚,9例表现为对称性左室肥厚;20例高血压及主动脉瓣狭窄性心脏病、心肌淀粉样变性及扩张型心肌病失代偿期均表现为左室壁弥漫性增厚。延迟增强MRI 36例肥厚性心肌病组共有28例患者可见左心室壁延迟强化,其中25例为局限右心室游离壁与室间隔的连接处、或心室最厚处的斑片状强化;13例高血压及主动脉瓣狭窄组有6例可见左心室壁斑片状延迟强化;6例心脏淀粉样变性组均有左心室壁弥漫延迟强化;1例扩张性心肌病失代偿期表现为室壁间条片状强化。结论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能够为左室肥厚病变提供有价值的资料,钆对比剂延迟强化能够为病变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广西贵港市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状况,为制订本市肠道传染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在本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的肛拭标本,按照GB/T 4789—2003标准检测沙门菌,针对带菌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标本37597份,检出沙门菌阳性标本83份,检出率为0.22%;各年检出率分别为0.16%、0.35%、0.15%;36个月中有25个月检出沙门菌,占69.44%;每年2、3季度带菌率最高;带菌率随年龄增长升高;男女带菌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7.38,P〈0.005;3年检出的服务点有71个,其中仅有1人带菌的服务点有62个,占87.32%。结论贵港市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在时间、年龄、性别、服务点的分布上都非常分散、隐蔽,并能正常工作,当食品、饮用水受其粪便污染时,可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提示沙门菌监测工作是一项极为严峻、艰巨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素君  李华  赵斗贵 《河北医药》2009,31(13):1619-1620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多排螺旋CT尤其64排螺旋CT在临床的投入使用,CT血管造影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应用日益增加,但其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预防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搜集我院自使用过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检查的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