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PXA进行临床影像学与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患者男性,25岁,因反复抽搐8年入院。头颅MRI显示左侧海马斑片状异常信号影,直径约0.9cm。镜下肿瘤细胞呈多形性,包括梭形、单核样细胞及多核瘤巨细胞等,这些细胞被网状纤维包绕在其中,间质可见嗜酸性颗粒小体。有的瘤细胞胞浆内含有脂滴,灶区可见血管周淋巴细胞浸润。但不见坏死、病理性核分裂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表达GFAP、Viminten、S-100和CD34,Ki-67增殖指数小于2%,EMA、Neu N、NF和CD163染色为阴性。结论 PXA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罕见的致痫性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分级为WHO II级。若能手术完整切除,则预后良好。但是原发性具有间变特征的PXA和复发性伴有恶性转化的PXA的预后却是相当差的,因为他们都属于高级别的胶质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抑制肝移植大鼠免疫排斥的作用.方法 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4对雌性大鼠,建立Wistar-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A组:肝移植术中输注生理盐水;B组:肝移植术后隔天一次给予他克莫司(0.25 mg/kg)灌胃2周;C组:肝移植术中输注与A组同剂量的雄性Wistar大鼠的MSCs.观察术后第10天肝功能的变化、病理改变、TGF-β1与IL-10的表达、Y染色体定位及受体存活时间.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多组比较方差分析AST、ALT值,LSD法分析组间差异;病理分级采用ridit法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存活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第10天A、B、C组ALT分别为(756±104)、(197±49)、(103±31)U/L,AST分别为(635±134)、(331±78)、(150±38)U/L,3组ALT和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8,265,P<0.05);两两比较发现,B组及C组均优于A组,且C组优于B组.A组ridit均值为0.8333,为重度排斥,B、C两组ridit均值分别为0.4583、0.2083,排斥反应较A组显著减轻,且C组较B组级别更低.A、B、C组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5%、69%±20%及85%±2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P<0.01).A、B、C组IL-1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5%、75%±14%及91%±2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2,P<0.01);B、C两组TGF-β1和IL-10呈强阳性表达且C组比B组更明显,而A组则为弱阳性表达.原位杂交检测发现,C组含有带Y染色体的雄性MSCs,主要在汇管区聚集.A、B、C组大鼠50 d存活率分别为0、10%、90%,3组大鼠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P<0.01),C组中位存活时间为63 d,较A组11 d延长,且C组长于B组.结论 肝移植同时向供体输注MSCs能够抑制受体对移植肝的免疫排斥.  相似文献   
3.
<正>病人,男,25岁,未婚。2年来第4次出现下腹痛,脐部间歇渗液。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的发生,与反复憋尿有关,每次脐部溢出少许分泌物后下腹胀痛即缓解。1个月前又感脐下及下腹胀痛,伴尿频,尿急,白天排尿8~10次,夜间3~4次,尿常规正常。先后曾在多家医院诊治,分别  相似文献   
4.
病人,男,25岁,未婚。2年来第4次出现下腹痛,脐部间歇渗液。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的发生,与反复憋尿有关,每次脐部溢出少许分泌物后下腹胀痛即缓解。1个月前又感脐下及下腹胀痛,伴尿频,尿急,白天排尿8~10次,夜间3~4次,尿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5.
1995年10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某大学内发生了一起色情伤害案,案件发生于一个周末的夜晚,九点多钟时电影散场了,女大学生M与男友N在校园里逛了几分钟,然后去教学楼上厕所。因为恰逢周末而且时间也挺晚的了,所以楼里上自习的人不多。M让男友N在外边等她,自个儿进了厕所。N驻足于楼内大厅的报栏前,准备看当天的体育新闻,这时突然听到从厕所传来惊恐而痛苦的叫声,是M的声音!N疾步跑过去,看到有一男子刚好从女厕所冲出来,跑得迅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协同性异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方法参照Kamada“二袖套法”并加以改良,分别对Wistar-Wistar大鼠(A组)15对及金黄地鼠-Wistar大鼠(B组)21对进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于第1、3、5、7天时各处死1只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观察,余留做观察生存时间。结果A、B两组供体手术时间、修肝时间、无肝期分别为(23±3)min、(8±2)min、(45±5)min、(17±2.5)及(46±3)min、(21±2.5)min、(18±2)min,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1.0%与93.3%。A、B两组生存期分别为27.4±3.4天及5.5±1天。A组术后Williams分级均为0级,B组术后第1天1级,第3天2级,超过第5天均为3级。结论①利用改良Kamada“二袖套法”可建立稳定的金黄地鼠-Wistar异种肝移植模型;②同时建立了协同性急性排斥反应肝移植模型,并为解决供肝来源不足方面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EB病毒(EB virus,EBV),全世界约95%的成人携带此病毒,其与许多肿瘤性疾病及非肿瘤性疾病关系密切,其中EBV相关淋巴组织疾病更是病理诊断中较为困难的领域。EB病毒检测不同方法可能检测结果会有所差异,我们选择原位杂交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原位,可以对靶序列进行组织、细胞的空间定位。原位杂交检测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定位清晰,是目前较公认检测EBV的金标准。如何在现有实验室条件,做好质控显得十分必要。本科室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良,节省了检测时间,实验效果更佳,结果更加稳定,现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分子病理学、神经生物学的发展,有关S-100与ApoE的研究非常活跃,普遍认为它们在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生物学作用,本篇将对该两种蛋白相关于脑损伤研究的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胶质瘤(gliom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复发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至今临床尚未寻求到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胶质瘤和其他肿瘤一样,由多基因多步骤发展而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很多因素与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有关。但对于GSCs起源的研究目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病理特征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5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进行PD-L1(22C3)标记,观察肿瘤细胞的PD-L1蛋白表达情况、观察分析其病理特征。结果HCC的肿瘤细胞PD-L1检测PD-L1蛋白表达:cutoff值,TPS≥1%表达为阳性,有7例,其中T≥50%,为强阳性有2例;cutoff值,T<1%或无肿瘤细胞表达,为阴性,有86例。结论PD-L1蛋白在HCC中有一定意义数量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免疫治疗近年在HCC肿瘤研究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其中靶向PD1/PD-L1抗癌免疫疗法的一些研究结果给晚期HC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PD-L1的检测,将可能为更多HCC患者免疫治疗带来益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