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球囊漂浮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曲涛  李镝 《中国医药》2007,2(8):452-453
目的探讨球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216例因多种心律失常需要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通过分析起搏心电图图形特点和术中并发症,判断该起搏方法的可行性。结果216例患者穿刺及送管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起搏后死于原发病,9例起搏后自身心律未恢复安置永久起搏器,2例心房颤动合并PR长间期患者起搏后安置永久起搏器,38例行预防起搏。结论在体表心电图的指导下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起搏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成功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漂浮导管技术应用于急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指导意义。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12月入住我科ICU的75例急性心衰患者中35例患者在漂浮导管监测下给予常规心衰治疗,另40例患者未予漂浮导管监测下给予经验性常规心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缓解时间。结果 35例在漂浮导管监测指导下治疗的患者较未予漂浮导管监测治疗的患者病情缓解时间短、心衰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漂浮导管技术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支架置入能使狭窄的血管得以重建,大脑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效防止脑缺血及脑梗死的发生,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和并发症少等特点,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新方法。但目前血管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仍影响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支架置入损伤血管壁从而激活一系列的愈合过程是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原因,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药物洗脱支架通过局部输送针对支架置入后局部炎症的抗炎药物,以达到增加疗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技术(CBP)在抢救老年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危重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并观察临床各项指标。结果 30例患者中18例死亡(60%),12例好转(40%)。血肌酐(Cre)、血尿素氮(BUN)、pH值、HCO3-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血钾(K+)、血钠(Na+)较治疗前变化不大(P>0.05)。治疗过程中对血压、心率影响小。结论 CBP具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能保持稳定的内环境,从而有效改善危重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动脉化疗与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附214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分析介入化疗及化疗栓塞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中晚期肺癌 2 1 4例 ,均经病理证实。先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确认为肿瘤供血动脉后 ,A组经导管注入化疗药物 ,B组在灌注化疗后经导管注入 5 -Fu载药微囊 ,C组在灌注化疗后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微粒。结果 A组有效率为 63 .8% ,B组有效率为 88.7% ,C组有效率为 82 .1 % ,3组间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 (χ2 =1 3 .73 =2 ,P <0 .0 1 ) ,经 χ2 分割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57, =1 ,P >0 .449) ,A组与B组、C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1 3 .1 2 , =1 ,P <0 .0 0 1 )。结论 经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比单纯介入化疗对中晚期肺癌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2岁。因四肢关节肿痛1年,加重1周伴发热3天入院。患者1年前先后出现左右膝关节疼痛、肿胀,逐渐累及肘、腕、肩、踝及指间多关节,呈对称性,伴晨僵。入院前1周,肿痛加剧,活动明显受限。3天前,出现畏寒、发热,伴轻咳,无痰。查体:T382℃,心脏无明显病理性体征,两肺可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双手指间关节、腕及双膝关节肿胀、压痛。实验检查:血常规WBC76×109/L,Hb117g/L,白蛋白29g/L,球蛋白34g/L,IgG1489g/L,IgA231g/L,IgM204g/L,…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使用改良共用型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68例,按其造影开始时选用1·67mm(5F)共用型造影导管或1·67mm(5F)改良共用型造影导管而分为共用型导管组(n=133)和改良型导管组(n=135)。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以及误入分支的发生率。结果共用型导管组133例中116例(87·2%)仅使用共用型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成功,改良型导管组135例中131例(97·0%)仅使用改良型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成功。共用型导管组和改良型导管组相比,造影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2%比97·0%,P<0·01),平均X线透视时间(28±6min比15±4min)和手术操作时间(56±9min比34±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误入分支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11·3%比1·5%,P<0·01)。结论使用改良型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比常用的共用型造影导管可明显提高造影成功率,缩短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导管误入分支率。随着改良型导管的使用更加普及,其对提高手术操作的成功率以及安全性的影响将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8.
9.
对96例陈旧性心肌梗塞心功能Ⅲ~Ⅳ级的病人随机分为压宁定组(A组,48例)和对照组(B组,48例)。两组均接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压宁定每晚15mg口服。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入选时的一般临床情况、心功能分级、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大小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个月后,两组NYHA心功能级别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 明显增加,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V)及舒张末内径(LVEDV)缩小,A组LVESV和LVEDV缩小和LVEF的增加较B组更明显,但治疗后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小剂量压宁定口服可改善陈旧性心肌梗塞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46~68岁,平均62岁.病程3天~3个月.全部病例均经血管造影确诊为左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