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障现象 早上一开机,故障灯亮,面板KV、mA、mAS均无显示,蜂鸣器报警。按面板上各按扭均无反应。  相似文献   
2.
<正>病人,女,20岁,左侧胸痛半年余,有轻中度呼吸困难。查体:血压16/11 kPa,听诊左肺呼吸音低。B超示左后肋膈窦部低回声团块,大小约9.7 cm×7.0 cm,界限清楚,包膜完整。CT平扫示左肋膈窦部软组织密度包块,最大横径约11 cm,呈分叶状;增强扫描示  相似文献   
3.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CTPA检查确诊肺栓塞病人49例,进行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指数。结果 CTPA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240条,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为0.375~0.825。结论 CTPA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及其他间接征象,并可以此判断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及判定预后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李辉坚   《放射学实践》2013,(11):1168-1168
病例资料 患者,女,68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低热、痰中血丝,无胸痛、心悸,无盗汗,无脓臭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8.54×10^9/L,HB92g/L.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7岁,因发热1d来我院就诊。患者无腰痛,无尿频、尿痛及其他不适。B超检查示右肾重度积水。化验检查:血、尿常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及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消化道钡餐和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病人术前消化道钡餐和MSCT影像学资料,根据影像征象分析病变性质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病理检查显示,29例胃肠道间质瘤中,胃间质瘤17例,肠道间质瘤11例,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消化道钡餐诊断胃间质瘤9例,肠道间质瘤5例;良性11例,包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内生长为主;恶性3例,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或不清。MSCT诊断胃间质瘤15例,肠道间质瘤10例;良性16例,包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内外生长均有,密度均匀,边界清晰;恶性9例,多为腔外生长的不规则包块,体积较大(〉5cm),增强后多呈不均匀强化,病变中心可出现大片低密度影,其中2例出现肝转移。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消化道钡餐及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能准确诊断胃肠道间质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对设计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CTPA检查确诊肺栓塞病人49例,进行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指数。结果 CTPA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240条,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为0.375-0.825。结论 CTPA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及其他间接征象,并可以此判断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及判定预后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合并海绵窦蝶窦疝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资料 患者,男,31岁.3个月前因车祸导致颅底和左眶壁骨折,1个月前忽然出现眼球突出,症状逐渐加重,伴眼红、眼球胀痛,无头痛.眼科检查:左眼视力无光感;眼压右侧为19.5mmHg,左侧为26.5mmHg;左眼突出约24mm,运动正常,平视时左上睑遮盖1/2瞳孔,球结膜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直径5mm,直接对光反射消失,晶体透明;眼底检查示视盘边界清,色苍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8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分析其CT表现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8例病人中,诊断急性阑尾炎53例,升结肠癌2例,右侧腹股沟疝2例,假阴性1例。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的主要征象及出现频率如下:阑尾肿大增粗(管腔直径〉6mm)占96.2%,阑尾结石占17.0%,回盲部壁增厚占30.1%,阑尾周围炎占60.4%,阑尾周围脓肿占15.1%,阑尾穿孔占9.4%。结论急性阑尾炎有典型的CT征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多方位显示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组织情况,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94~1997年,我们对53例胆总管下段梗阻病人进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将阻塞原因和影像学表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25~78岁,平均53岁。病人均有不同程度黄疸。1.2CT表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