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尿路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属中医“石淋”范畴,笔者经临床长期实践,自拟化石通淋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结肠炎以腹泻为早期症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轻者每天3~4次,重者每天10余次,多伴里急后重。受凉与饮食失调常为发作的诱因,延年不愈,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笔者自1996~1998年采用火针治疗慢性结肠炎64例,收到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64例患者中男34例,女30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的5例巨大阴囊疝的病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准备、术中情况、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行腹腔镜TAPP,中位手术时间为85 min,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5 d。所有病人均在术中放置阴囊引流管,术后48 h内拔除。有2例病人出现血清肿,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12~29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病例。结论 巨大阴囊疝通过腹腔镜治疗是可行的,但要科学筛选适应证,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处理以及术后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平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P0.05。结论: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且并发症更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自拟利咽活血汤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患者,男,50岁,自诉咽部不适,异物感半年,怀疑咽部长有肿瘤,经多次检查未发现占位性病变。临床资料查:咽部暗红,咽后壁有多个结节,舌暗红、苔薄白、脉缓而涩。处方:当归12g,生地12g,桃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简化腹股沟区解剖在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8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21例,年龄为18~80(53.8±21.5)岁,左侧21例、右侧48例、双侧11例。患者均行腔镜经腹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单侧疝患者手术时间27.8~51.4(43.2±5.6)min、双侧疝患者手术时间55.6~103.3(73.8±10.4)min,术中出血量2~6(3.6±1.1)mL,住院时间2~5(3.1±1.8)d。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术后血清肿,2例患者出现术后第1天腹股沟区疼痛,予相应处理后可缓解。术后7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018年9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平均9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 简化的腹股沟区解剖简单易懂,可以有效缩短TAPP手术的学习曲线,有利于手术的规范化,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的5例巨大阴囊疝的病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准备、术中情况、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行腹腔镜TAPP,中位手术时间为85 min,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5 d。所有病人均在术中放置阴囊引流管,术后48 h内拔除。有2例病人出现血清肿,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12~29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病例。结论 巨大阴囊疝通过腹腔镜治疗是可行的,但要科学筛选适应证,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处理以及术后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82岁,急性病程,于2019年7月24日晚因"腹痛腹胀2 d"至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就诊。患者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阵发性,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无胸闷胸痛,无身目黄染,无恶心、呕吐,无发烧,于外院行CT检查提示消化道穿孔,遂转至本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10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6/60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面容,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已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脉搏111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89/62 mmHg)。急诊当晚行胸腹盆CT检查提示:膈下、腹腔多发游离气体,  相似文献   
9.
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评估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股沟疝手术是外科常见手术,美国每年约有80万例手术,治疗费用超过28亿美元[1]。在过去的20余年间,疝手术方式经历了从传统有张力修补,到使用网片的无张力修补,另还有腔镜下修补等技术等,其结果明显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同时缩短了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西藏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的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林芝市人民医院普外科41例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08.0±33.3)min,平均出血量为(22.7±18.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5±2.1)d。平均随访14个月,未见复发病例。 结论在西藏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安全有效,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