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哺乳期乳腺癌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我院2006年底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进行乳腺病灶切除或活检中超声引导技术的经验。方法对85例171个乳腺病灶进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所有病灶均行超声术前诊断、定位,术中引导旋切刀刺入并监测切割过程,术后明确病灶被切除。结果171个乳腺病灶被切除,超声引导成功率100%。其中病理诊断为乳腺癌2个,术后1周内行根治术,未见残留;良性病灶169个。结论超声能准确定位并引导旋切刀进行切割,术者超声技术应用的熟练程度对于减少穿刺次数和完整切除病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注入强的松龙治疗乳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准确地穿刺囊肿。抽出囊液并注入一定量的强的松龙。结果:145例(225个囊肿)患者,2个月后囊肿全部消失。治愈率为74.2%,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超声引导定位准确,强的松龙治疗简单、安全、疗效确切、痛苦少,对乳房的功能无影响,是目前乳腺囊肿最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乳腺超声诊断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乳腺超声诊断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其间经历了A型、B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几个重要发展阶段,探头频率从3.5MHz、5.0MHz、7.5MHz发展至13MHz甚至更高。但乳腺超声能为临床诊断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还是在探头频率达7.5MHz以后的最近十来年;通过高分辨率的声像图发现了大量临床扪诊阴性和钼靶X线摄像阴性的乳腺肿块,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麦默通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病灶切除中的价值及手术技巧,对412例751个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术.结果显示,751个乳腺病灶被切除,手术成功率100.0%.病理结果乳腺癌8例,7例行乳腺癌根治术,1例行保留乳房术,其中3例病理组织中未见有癌细胞残留. 良性疾病404例,其中不典型增生5例;纤维腺瘤340 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乳腺腺病及增生症36例;其他12例.术后乳房上仅留有0.5~1.0 cm微小瘢痕.发生局部血肿35例,皮下淤血14例,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3~6个月B超复查均未见复发.初步研究结果提示,Mammotome乳腺病灶微创手术是一种定位准确、损伤小、恢复快,几无手术瘢痕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尤其适合多发性乳腺肿块及隐匿性肿块的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数字钼靶片X线表现。结果X线显示肿块98例,占77.78%,恶性钙化71例,占56.34%,不对称性密度增高伴结构紊乱20例,占15.87%,皮肤改变39例,占30.95%,异常血管影32例,占25.40%,导管征11例,占8.73%。结论乳腺癌的X线片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数字钼靶X线片的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硅凝胶乳房假体是否导致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一直为大家所关注,在学术界存在诸多争议。虽然Winkler等研究认为硅胶假体隆乳术并未增加患乳腺癌的概率,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硅胶假体隆乳术后半年到10余年内发生乳腺癌的案例亦不少见。但对于发生在隆乳术后乳癌的声像图表现却报道的较少。本例患者虽然有10余年隆乳术史,但假体位置基本正常,亦未见明显渗漏现象,其乳癌的超声图像具有一般典型乳腺癌声像图的特征性表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可见密集细钙化点,血供丰富,呈高速高阻型动脉频谱等,超声诊断不难。至于声像图上肿块内部可见少量不规则无回声暗区,术后证实为癌肿液化坏死所致。硅凝胶隆乳术后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在声像图上的表现亦是千姿百态,在一定程度上对发生在此类乳腺内肿块的影像学诊断造成影响,但是否会因此而改变此类乳腺内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证据不足。随着发生在隆乳术后乳癌病例的增多,探讨发生在此类乳腺——特别是存在隆乳术后并发症的乳腺内肿块的声像图表现有助于提高此类乳癌的超声诊断水平,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钼靶与彩超各自及联合检查对不同年龄段患者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8例由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病人,其术前均行钼靶与彩超检查。318例病例分成≤39岁、40-44岁、45-49岁、50-55岁、55-59岁、60-64岁、≥65岁七个年龄组,分析比较钼靶与彩超各自及两者联合检查对各个年龄段患者的乳腺癌诊断的检出率。结果:彩超及钼靶摄片检查分别检出280例、245例乳腺癌患者,检出率分别为88.05%、77.04%,两者比较P=0.0003,有统计学意义;两者联合检出294例,检出率为92.45%,彩超与两者联合检出率比较P=0.0613,无统计学意义,钼靶摄片与两者联合检出率比较P<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超检查检出率较钼靶高,特别是在年龄小于50患者中,彩超与钼靶比较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早期X线诊断及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每年全世界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约50万人死于该病,其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在美国,约12%的女性会在有生之年患乳腺癌,即每8位女性中会有1例患乳腺癌。在我国,乳腺癌居于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而在一些大城市如京、津、沪跃居首位。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生存期密切相关,早期发现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医学影像对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国内外有关乳腺癌早期X线诊断及其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