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华玲  韩利  陈黛琪  李玲 《护理研究》2004,18(2):129-130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是由于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 ,大量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SAH起病急 ,进展快 ,病情多变。早期监测、预防SAH的并发症 ,可有效降低病人病死率和致残率 ,因此护理工作极为重要。现将 63例SAH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63例病人 ,男 2 8例 ,女 3 5例 ,年龄 16岁~ 65岁 ,平均年龄 43岁。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诊断 ,并经CT或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 ,以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标准[1]为诊断依据。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 5 6例 ,呕吐 42例 ,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疗时,体位固定方式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调强放疗的132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患者双手摆放位置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患者(82例)双手十指交叉置于专用臂托上,B组患者(50例)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根据患者的BMI分为1组(偏瘦)、2组(正常)和3组(超重)。首次治疗前行CBCT扫描,使用自动骨性配准结合手动微调,计算出x、y和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和不同BMI的摆位差异。结果B组患者x方向摆位误差小于A组(P<0.05);B3组患者x方向摆位误差小于A3组(P<0.05)。在y和z方向上,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放疗时,患者双手摆放位置对摆位误差有影响,采用双手体侧位固定方式引起的摆位误差较小。患者BMI越大,摆位误差差异越明显,超重患者更宜选用双手体侧位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对初次行CT增强扫描患者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2月1日~31日收治的120例初次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采用Excel 2010软件产生的随机函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包括不良症状、造影剂渗漏、造影剂不良反应)、依从性及图像检查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T扫描不良症状少于对照组(P0.05),检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CT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能够减少初次行CT增强扫描患者不良反应,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图像检查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CellaVision自动化血细胞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是一种新兴的细胞检验技术,其可以独立处理和检查所有实验室的细胞图像,在血液细胞的形态检查及实验管理中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对CellaVision系统在红细胞、体液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将2004年4月~2006年4月的985例会阴侧切产妇皮内缝合法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孕产妇年龄22~30岁,平均25岁。均为孕1产0,宫内孕37~42周足月单胎妊娠,侧切适应证为:头位难产、臀位、高危妊娠需缩短第二产程者、第二产程延长者、早产儿,麻醉采用会阴部阻滞麻醉或局部皮下浸润麻醉两种。  相似文献   
6.
患者24岁,住院号228421,孕1产0,宫内孕39周。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于2003年4月24日入院。患者自妊娠32周出现下肢水肿,并逐渐加重,蔓延至腹部。尿蛋白( ~ ),血压波动在187~213/146kPa,入院查体:血压213/146kPa,呼吸22/min,脉搏86/min,神志清晰,自动体位,水肿( ),一般情况尚好,心肺无明显异常。宫高34cm腹围95cm,胎位枕左前,胎心140/min,头先露,已入盆,骨盆外测量正常,化验尿蛋白(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入院后给予硫酸镁10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静滴,同时口服硝苯地平10mg,每日3次,用药治疗2d,自发宫缩,于2003年4月27日在…  相似文献   
7.
恶性骶神经鞘膜瘤谩诊卵巢恶性肿瘤1例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妇产科(450052)周群芳长葛市人民医院妇产科(461500)李华玲患者48岁,住院号399265。发现下腹部包块2年,腹胀、纳差8个月,加重2个月,于1994年4月26日入院。2年前因下腹痛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术成功的体会和经验。方法行胎头吸引助娩的产妇121例。结果均获1次成功,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结论选择好胎头吸引术适应证和掌握好操作技巧,可帮助产妇迅速结束分娩且无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颅脑CTA对于脑血管性疾病已成为常规的检查方法,有着快速、无创、准确等优点。而Gd-DTPA作为一种顺磁性MR对比剂,有着过敏反应极少,肾毒性低,且含金属钆,原子序数比碘高,能产生显著的X线衰减等特点,所以当患者对常规含碘造影剂禁忌时,可考虑用Gd-DTPA作为对比增强剂行脑CTA检查[1-3],本文旨在探讨其技术要点。1材料与方法病例来源与一般资料:同济医院2004年9月~2005年1月临床申请头部CTA检查的患者中选择22例进行检查。其中碘过敏试验阳性者5例,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30~76岁,平均51.96岁,体重40~80kg,平均64.23kg。设备与扫描参数:使用GE公司Lightspeed 16 Plus CT机,采用自动压力注射器。检查步骤:患者空腹,仰卧于扫描床,以听眦线为基线,从颅底到头顶方向行普通轴位平扫,层厚:1~4层5.0mm,5~16层7.5mm,140kV,160mA。其中15名患者经肘正中静脉预注射对比增强剂15ml,流率3.5mlUs,后行同层动态扫描,按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确定延迟扫描时间。余7例无此步骤。注入增强剂Gd-DTPA(50~60ml)(0.3~0.5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肠扭转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确诊的小肠扭转患者的KUB、CT、DSA影像表现。结果1例KUB示磨玻璃样阳性稀少征,2例CT均显示漩涡征,1例显示鸟嘴征,1例DSA示空回肠动脉异位及漩涡征。结论CT对小肠扭转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漩涡征、鸟嘴征为其特征性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