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11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12例CCF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主要应用球囊导管,对较为复杂的病例还使用了游离弹簧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等栓塞材料,6例患者采用了静脉入路。结果 本组105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载瘤动脉通畅,7例闭塞载瘤动脉,10例复发(8.9%)。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CCF的首选方法,应力争解剖治愈。对复杂的CCF可联合应用球囊、游离弹簧圈及GDC等栓塞。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栓塞治疗椎基底动脉瘤(附245例报告)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11  
目的 本文总结245例椎基底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1986年7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245例椎基底动脉瘤,其中224例进行了血管内栓塞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单侧椎动脉球囊闭塞术(51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107例),球囊再塑形技术加弹簧圈栓塞术(34例),支架加弹簧圈术(24例),单纯支架术(4例),可脱性球囊栓塞术(4例),21例中2例因导管不能到位放弃治疗,另外1例血管造影时出现脑梗塞,放弃治疗,其余18例因各种原因未治。结果 本组病例无一例死亡。有1例支架加弹簧圈栓塞术病例术后3小时出现脑干缺血症状经45天药物治疗症状消失,224例病人中有145例进行4个月至8年的复查或随访,宽颈动脉瘤有11例第一次栓塞术后复发,动脉瘤又有增大,其中有1例出现蛛网膜下出血,这11例中有5例又再次弹簧圈栓塞,另外6例因经济困难尚未继续栓塞治疗。结论 由于血管内治疗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绝大多数椎基底动脉瘤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过去被视为“不治之症”的某些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也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原始三叉动脉供血的海绵窦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70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红肿胀痛,睑结膜水肿,颅内杂音,在外院DSA示海绵窦瘘,未行特殊处理,患者左眼视力继续下降,于2004年10月9日入院。检查:左眼红肿、球结膜及睑结膜高度水肿并外翻,视力0.3伴复视,左眼球向外侧活动较差,眼底见视网膜及神经乳头水肿,颅内杂音。诊断:左颈动脉海绵安瘘。DSA检查为原始三叉动脉供血的海绵窦瘘,原始三叉动脉单支动脉供血,血流方向为基底动脉流向颈内动脉,引流静脉为眼上静脉,增粗明显,未见明显岩下蜜引流,同时见左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由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代偿供血。  相似文献   
4.
颅内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总结颅内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6-1999年收治的32例颅内后环非囊状动脉瘤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主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根据“珠线征”动脉假腔(“双腔征”),内膜瓣等影像学表现诊断夹层动脉瘤,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8例患者被诊断为夹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者3例,吞咽困难及偏瘫(Wallenberg综合征)者1例,头痛或颈后部痛者3例,1例无症状,此8例患者中有1例合并高血压,1例同时患血友病,DSA及MRI检查发现“珠线征”者6例,动脉假腔者4例,MRI发现1例动脉壁内血肿。结论: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症状轻重 一,单凭临床表现诊断较难,但其影像学表现较为典型,DSA及MRI中的“珠线征”,“双腔征”或内膜瓣为常见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develop a Chinese-made electrolytic detachable coil (CEDC) that would allow patients to enjoy the benefit of electrolytic detachable coil without having to rely on the expensive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GDC), and to test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CEDC. Methods Radiopacity of the marker of the CEDC was tested. The anti-strain force of coils and connection points were measured. In vitro and in vivo electrolyses were conducted. We produced 21 aneurysm models including lateral, bifurcation, and terminal aneurysm models, and embolized 18 models with CEDC. Results Radiopacity of the marker was satisfactory. Anti-strain of the coil and the connection point have shown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CEDC. Electrolysis in vitro and vivo, was similar to that of GDC. 83% of the aneurysm models were completely occluded. Coils were found to induce thrombosis in the aneurysm cavity, and could lead to a new endothelium over the entrance of the aneurysm, with organized tissue replacing thrombosis in 2 months. Conclusions CEDC is as efficient and safe as GDC. The marker, the ability to induce thrombosis inside the sac and the growth of new endothelium over the orifice are very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6.
目的实验研究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VS).方法实验选取12只家犬,随机分成两组.采取"两次出血法"制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SAH前先做基底动脉造影,然后行枕大池穿刺,抽出脑脊液4ml后注入等量自体动脉血.第一次"SAH"后48小时再次注入自体动脉血4ml.第二次注血后6小时治疗组6只动物经枕大池穿刺注入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r-TPA)25mg;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7天后再次行基底动脉造影.结果动脉造影r-TPA治疗组基底动脉口径无明显变化(P>0.05);解剖除1例基底动脉外膜上可见数点凝血外,其余动物颅底均无血块.对照组两次动脉造影基底动脉缩小极为明显(P<0.01),有严重的血管痉挛.颅底充满血块,基底动脉被血块所包绕.结论r-TPA能充分地溶解未成熟的(SAH后48小时)蛛网膜下腔凝血块,从而有效的预防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国内研发的Jasper颅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在栓塞颅内动脉瘤临床应用中的非劣效性。方法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定。选择Hunt-Hess0~Ⅲ级的非宽颈颅内动脉瘤患者134例,其中使用Jasper弹簧圈(试验组)64例,使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和Sapphire弹簧圈(对照组)70例。评估手术操作过程中,弹簧圈的临床性能(输送系统推送、定位、释放和回撤等操作的方便性与可靠性)及置入的成功率;术后1、6个月行改良Rankin评分;对术后即刻和6个月的造影结果进行评定;观察不良事件发生、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和卒中的发生率。结果①试验组共使用345枚Jasper弹簧圈,置入成功率为99.3%(344/345)。对照组为100%(304/304),两组弹簧圈的置入成功率和临床性能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弹簧圈脱落、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动脉瘤破裂、血管穿孔等并发症。②改良Rankin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和卒中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闭塞率为(95.4±6.4)%,不完全闭塞6例(9.4%),完全闭塞58例(90.6%);对照组术后动脉瘤闭塞率为(94.8±5.5)%,不完全闭塞5例(7.1%),完全闭塞65例(92.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术后6个月获得血管造影随访。动脉瘤闭塞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Jasper颅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与目前国外同类成熟产品相同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烟雾病(Moyamoyadisease,MMD)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颅底动脉进行性狭窄、闭塞,颅底出现异常血管网为特点的慢性脑血管疾病。随着脑血管造影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关烟雾病的报道逐渐增多。MMD的临床表现分为出血型和缺血型,成人MMD患者脑出血多见。通常认为侧支循环血管破裂是造成脑出血的主要原因,而MMD合并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破裂也是脑出血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球囊辅助Onyx胶介入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分析球囊辅助栓塞的意义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球囊辅助Onyx胶介入栓塞的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总结临床表现,血管造影特点,血管内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结果 6例患者中4例表现为皮层静脉返流.在球囊辅助下,5例经动脉入路栓塞,1例经静脉入路栓塞.4例患者球囊用于保护颈内动脉,1例用于保护椎动脉,1例用于脑膜中动脉防止Onyx胶返流并降低瘘口流速.术后血管造影示4例完全栓塞,2例部分栓塞.1例出现栓塞相关的暂时性面神经麻痹.结论 应用球囊辅助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颈内颈外动脉共同供血的硬脑膜动静脉瘘,能够有效地保护颅内动脉.在供血动脉中充盈球囊能够有效防止Onyx胶返流并降低瘘口流速.  相似文献   
10.
临床型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虽然是本科生教育的深入,但在教学模式上却不能沿用本科阶段的方法,应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增加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改“被动式”接受为“主动性”摄取[1]。神经外科是外科学的二级学科,专科性强,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临床经验;来源于已经毕业在各单位工作的医生,有些临床实践和经验值得肯定或借鉴的,但有些首先从观念上予以更新。总之,临床技能和对临床常见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神经外科开拓创新和对重要问题作出创造性研究的能力。为了提高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及科研能力,我们在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临床培养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有如下一些体会。1重理论,掌握临床医学理论与知识医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科学,直接面对的是人类生命以及维持生命的环境,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是高级的专门医学人才、优秀的临床医师。这就要求临床研究生必须有扎实的丰富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具备专业学科的基本功。以新理论、前沿知识为重点在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训练中,要以新理论、前沿知识为重点。如果只注重现有课本中的陈旧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对飞速发展的当代医学科学知识的掌握,将来的研究生将无法适应临床实践的需求,也意味着高级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