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SCTAP对肝癌检测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螺旋CT经动脉门静脉造影(SCTAP)对肝癌的检测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23例肝局灶性病变采用SCTAP、常规CT、DSA显示病灶个数的差异性,分析肝局灶性病变SCTAP影像学征象。结果:SCTAP较常规CT及DSA对显示小于30.0mm病灶数及小于10.0mm病灶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或有显著性(P<0.05),而对大于30.0mm病灶的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灶周边可有门脉供血而内部无门脉供血是肝癌的特征性表现。SCTAP为肝癌的可切除性判断及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结论:SCTAP与常规CT、DSA比较,对小肝癌或微小肝癌的检测具有极高的敏感性,结合其它影像学手段,可明显提高其特异性。对于肝癌治疗方案的选择,SCTAP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螺旋CT经动脉门静脉造影 (SCTAP)对肝癌可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3例肝内病变 (包括肝癌 2 1例 )采用SCTAP、常规CT及DSA检查 ,比较三者显示病灶个数的差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SCTAP对显示 <3 0mm及<10mm病灶数与常规CT及DS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Ρ <0 .0 1及Ρ <0 .0 5 ) ,对 >3 0mm病灶的显示 ,无显著性差异 (Ρ >0 .0 5 )。2 1例肝癌患者中 9例SCTAP未发现肝内转移灶而选择手术治疗 ,12例SCTAP发现肝内多个转移灶而选择介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治疗。结论 SCTAP显示小肝癌微小肝癌或微小转移灶与常规CT、DSA比较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对判断肝癌能否手术切除治疗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治疗中晚期肝癌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治疗中晚期肝癌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  4 2例中晚期肝癌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置入术。结果 共置入 5 0枚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支架 ,其中 10例采用双支架 ,4 0例采用单支架 ,技术操作成功率 10 0 %。复查时引流通畅 ,支架扩张良好。术前血清胆红素 (36 4 .2 5± 136 .2 7) μmol/L ,术后 4 2例血清胆红素降到 (14 0 .4 0± 76 .2 7) μmol/L。半年以上生存率 6 4 .2 9% (2 7/42 ) ,1年以上生存率 35 .71% (15 /42 )。该组无严重并发症 ,轻度并发症未作特殊处理而缓解。结论 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经皮肝穿刺支架治疗对解除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大出血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64例子宫大出血患者均行双侧髂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或超选择插管,栓塞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微粒、弹簧钢圈.结果 64例患者行DSA检查时,盆腔区均可见对比剂外溢和聚集,其中36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后31例止血一次成功,其中5例7~10天再发大出血,行第二次介入栓塞治疗后3例止血成功,仅2例止血效果不佳而行子宫切除术;20例采用PVA微粒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以及3例合并有动静脉瘘和2例合并有假性动脉瘤者采用明胶海绵条加弹簧钢圈后止血一次成功;3例采用PVA微粒和明胶海绵颗粒仅栓塞一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后3~7天再发出血,行第二次介人栓塞对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止血成功.介入术后随访2~6个月无复发,均有正常月经来潮,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动脉栓塞治疗子宫大出血安全、止血迅速、微创,绝大多数能避免手术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5.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加明胶海绵(GS)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9例CHL随机分为2组12例用PLE栓塞; 17例用PLE加GS栓塞.观察栓塞前后肿瘤大小和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术后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LE组瘤体缩小,显效5例,有效3例,微效4例,无无效者;PLE加GS组显效11例,有效6例,无微效和无效者,2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栓塞术后肝区疼痛及一过性肝功能损害2组间无差异(P>0.05),全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LE加GS经肝动脉栓塞治疗CHL的疗效明显比PLE要好,安全性良好,是CHL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酚妥拉明,阿拉明佐治婴幼儿肺炎并心衰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妥拉明、阿拉明合用通过抑制α-受体、兴奋β-受体,能舒张支气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压,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酸妥拉明有致低血压、鼻塞等副作用。因与阿拉明合用而抵销。我科于1990年8月开始联合应用酚妥拉明、阿拉明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心衰的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87例婴幼儿肺炎并心衰的患儿随机分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临床资料(表1)大致相同。表1一般临床资料2给药方法酚妥拉明0.3-0.5mg/kg·次,阿拉明剂量为酚妥拉明剂量的1/4~1/5,两药加入输液简墨菲氏管内静脉满…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下腔静脉阻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下腔静脉阻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治疗方法,评价介入治疗BCS的价值。方法86例BCS患者均由DSA确诊,根据不同类型下腔静脉阻塞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有下腔静脉经皮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球囊扩张术加支架置入术,血栓抽吸和溶栓术。结果56例下腔静脉膜性阻塞中54例完全开通,1例因隔膜太坚硬未能扩开,1例胸段下腔静脉破裂出血。15例下腔静脉节段性阻塞中14例获得良好开通,1例因闭塞段太长(约6 cm)开通未成功。6例下腔静脉内伴有新鲜血栓完全清除后获得开通;11例下腔静脉内伴有陈旧性附壁血栓10例获得开通。介入治疗BCS成功率95.8%(68/71,肝静脉型及混合型BCS除外),死亡率1.4%,复发率4.2%,未发生心包填塞、支架滑移、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BCS是一种简单、创伤小、见效快的方法,绝大部分可替代外科手术治疗。对不同类型下腔静脉阻塞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可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肾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创伤性肾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栓塞止血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48例创伤性肾出血患者均行肾动脉DSA检查,栓塞材料采用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微粒或弹簧钢圈。结果48例肾内血管损伤患者经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36例可见对比剂外溢;7例肾内受损动脉痉挛、移位,末梢血管不规则、毛糙、其中3例合并动-静脉瘘;5例肾内受损动脉分支中断、缺支,其中2例合并假性动脉瘤。6例单纯采用明胶海绵栓塞后,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7天、12天再发血尿,其余病例采用PVA微粒或弹簧钢圈栓塞均一次成功。所有患者肉眼血尿术后平均3天消失,平均随访18个月无肾出血复发,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静脉尿路造影见肾未栓塞部分肾功能正常,栓塞部分肾盏有不同程度变形。结论DSA是诊断创伤性肾出血的可靠方法,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肾出血微创、疗效好且迅速、并发症少,能最大程度保护损肾功能。选择恰当的栓塞材料可以减少复发率及异位栓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