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肾脏3.0T单体素1H-MRS定量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肾脏3.0T 1H-MRS特点,探讨肾脏1H-MRS代谢物峰值的变化及其应用.方法 利用3.0T磁共振仪对50名正常志愿者及15例肾癌患者进行单体素1H-MRS成像,所用技术为定点分辨选择波谱技术.结果 15例肾癌患者共13例获得满意谱线,50名正常志愿者共48名获得满意MRS谱线.1H-MRS能够检测出肾脏中四组主要共振峰: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混合峰(Chol+Unsat)、水峰(Water)、胆碱峰(Cho)以及脂质峰(Lip)等.肾癌组Chol+Unsat/Lip峰高比约为正常组的1/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4,P=0.04).结论 1H-MRS能够检测出肾脏中多种代谢物,并可以定量测量、研究其谱峰变化,对肾癌的诊断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增强对评价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壁的强化特征,评价血管壁强化程度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148例临床疑为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中61例行CTA、87例行CE-MRA检查,分析斑块的类型并测量邻近血管壁的强化程度以及管腔狭窄程度,评价管壁强化特征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CTA组部分患者与DSA对照.结果:CTA组:狭窄血管74支,轻度狭窄34支,中度狭窄24支,重度狭窄19支,3支完全闭塞;软斑块32块,硬斑块25块,溃疡斑6块,软斑块处血管壁强化明显高于硬斑块,部分患者与DSA比较,二种检查方法对血管狭窄的显示无显著性差异.CE-MRA组:狭窄血管79支,轻度狭窄28支,中度狭窄33支,重度狭窄13支,5支完全闭塞;软斑块28块,硬斑块49块,血栓2块,软斑块处血管壁强化明显高于硬斑块.结论:CTA和CE-MRA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面各有优势,能够为临床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提供非常可靠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波谱(MRS)是一种无创性研究活体组织代谢、生化变化及代谢物定量分析的方法.许多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化学成分的变化,利用MRS可以检测到这种变化.这一理论在中枢神经系统、乳腺和肝脏的研究中已经有所体现并得到初步应用[1-4].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119例,将各种影像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静脉肾盂造影能间接显示肿瘤占位征象,诊断价值有限;超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CT和MRI能直接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及其周围情况,诊断价值最高;DSA可直接显示肿瘤血管,对区别良、恶性病变有很高价值.结论:超声应作为首选检查;CT和MRI两者之一应列为肾癌的常规检查项目;DSA作为创伤性检查一般很少单独用于诊断,只在栓塞治疗前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序列及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回波平面成像(STIR-EPI)序列对臂丛神经成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利用3.0 T磁共振仪对27名自愿者行臂丛神经MRI,采用DWIBS及STIR-EPI序列.结果 在DWIBS及STIR-EPI图像上臂丛神经根、神经节、锁骨上神经及锁骨下神经均呈高信号;DWIBS对锁骨下神经显示效果较好,而STIR-EPI对于臂丛神经根显示较好,两者对于神经节及锁骨上神经都能很好显示.结论 结合两种序列能够准确显示臂丛神经解剖形态,对于臂丛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腹膜癌(primary peritoneal carcinoma,PPC)的CT、MRI表现,提高对PP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7例确诊PPC患者中4例行常规全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3例行下腹部MRI平扫+增强扫描,分析腹膜与卵巢病变以及腹腔积液情况.结果 (1)PPC的腹膜病变形态表现有:"污垢"状腹膜改变、"饼"状腹膜改变、腹膜线样增厚、腹膜肿块与结节及腹腔积液.(2)6例卵巢体积无增大,1例卵巢轻度增大.结论 腹部CT、MRI增强扫描可以显示腹膜病变并筛查腹膜外脏器病变,有助于PPC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0T MR DTI及脊髓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3.0T MR成像系统对49名健康志愿者行脊髓DTI。分别测量颈髓、下段胸髓的ADC和FA值,同时进行各段脊髓DTT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颈髓与下段胸髓之间ADC和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45、0.196)。在DTT彩色编码图上,正常脊髓纤维束显示为头尾向的一束,存在头尾侧各向异性。 结论 脊髓DTI是描述扩散特征并直观显示脊髓纤维束的有效检查技术,可为脊髓病变提供扩散定量值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討MR心肌延遲期強化(Delayed-Enhancement,DE)所檢出的心肌壞死與CTA供血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方法:對臨床提示心肌壞死的70例患者成功進行了3T DE-MR檢查,通過觀察患者的心肌壞死程度及心肌運動狀況,對照其同期完成的冠狀動脈CTA結果,分析二者之間的相關性。結果:70例患者共發現心肌壞死54處,83%的心肌壞死發生在狹窄程度≥75%的42支血管中。在冠狀動脈狹窄75%~84%的13支血管中,發生心肌壞死7處(13%);85%~94%的9支血管中,發生心肌壞死12處(22%);≥95%的20支血管,發生心肌壞死26處(48%)。隨著CTA評價冠狀動脈狹窄的嚴重程度增加,DE-MR檢出相應供血區心肌壞死的陽性率也逐漸增加,二者呈顯著性相關(P<0.01)。結論:DE-MR檢測的心肌壞死及其程度與冠狀動脈狹窄的CTA結果互為印證,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MRI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MRI和CT表现,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水平,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并且资料完整的33例患者,在24 h内完成上腹部MRI平扫、CT平扫及增强检查。根据Balthazar分级,分别对急性胰腺炎进行CT、MRI分级。结果CT、MRI对急性胰腺炎分级差别主要表现在A级和B级,其中6例CT表现正常的AP,因MR-T2WI表现为高信号而分为MRI B级,两者在A、B级分级上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C、D、E级AP的分级上MRI和CT分级基本一致。结论MRI平扫可以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准确分级,并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前列腺癌分期的价值,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使用Philips Achieva 3.0T高场强超导型磁共振和腹部多通道相控阵线圈,对46例前列腺癌患者行DWI检查,并测量ADC值。结果:对前列腺癌分期的诊断准确性,T2WI组为80%,DWI组为83%,DWI+T2WI组为89%,各组AZ值分别为0.82、0.83和0.91,DWI+T2WI组明显高于其它组(P=0.02、0.04)。ADC均值:G1组为1.31×103mm,G2组为1.14×103mm,G3组为0.7×103mm,G3组平均ADC值低于G1和G2组(P<0.05)。结论:3.0T高场强DWI联合T2WI成像,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分期的准确性,ADC值能够预测肿瘤的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