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胸部X线肺结核检测模型并通过多中心研究验证其效能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600例来自3个中心的胸部X线图像并随机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构建基于RetinaNet架构的肺结核深度学习检测模型,并在ChinaSet和MontgomerySet胸部X线公开数据集以及来自深圳三院的外部临床测试集上对深度学习模型的鲁棒性进行外部测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模型效能。同时通过临床检测评估深度学习模型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结果:深度学习模型在内部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7,在ChinaSet、MontgomerySet和深圳三院外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5、0.93和0.976,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良好的鲁棒性。临床一致性评估证实了模型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结论:深度学习模型具备良好的效能,可以作为胸部X线影像结核病检测工具用于临床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下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采用运动想象的方法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进行简式Fugly-Meyer评定(FMA下肢运动功能部分)、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功能步行分级(FAC)和6min步行测试(6MWT)。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MA、BBS、FAC、6MWT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FMA、BBS、FAC、6MWT分别为(29.12±1.33)分、(28.68±1.25)分、(4.67±0.28)级、(305.25±7.98)米,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另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运动想象的方法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往往需要接受繁多的检查和经验性治疗, 且治疗后患者症状仍易反复, 常出现社会、心理问题。近年来, 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治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神经调节剂可用于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 但受到药物不良反应和有效性的限制, 新型靶向药物又尚处于研发阶段。因此, 非药物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其疗效也在一些研究中得到证实。本文总结了难治性慢性咳嗽非药物治疗的相关术语描述、作用机制、组成内容、实施方法、效果评价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以期为难治性慢性咳嗽的综合诊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量不同门静脉内径值的CT门静脉成像密度达峰值和达峰时间,探讨门静脉内径值与门静脉成像密度达峰值及达峰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门静脉内径值介于12.0~22.0 mm的患者分为3组,每组均采取特定区域多时间点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绘制TDC。对每例门静脉扫描密度达峰值与门静脉内径值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门静脉内径值12.0~15.0 mm组达峰时间为60 s,15.1~19.0 mm组为70 s,19.1~22.0 mm组为75 s。达峰时间随门静脉内径值增加而延迟。密度达峰值也随门静脉内径值的增大而降低(r~2=0.652,P0.001),门静脉内径值与达峰值回归方程:y=173.599-2.276x。结论:门静脉内径值与门静脉成像密度达峰时间呈正相关、与密度达峰值呈反向线性变化趋势。为获得最佳门静脉成像质量,应根据不同门静脉内径值选择最佳的扫描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关节松动术联合刃针微创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采用关节松动术联合刃针微创松解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针刺配合功能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中关节松动术每周治疗5次,休息两天,刃针松解每周1次;对照组针刺联合功能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休息2天,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4周后统计数据,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有效率、痊愈率、VAS评分、ROM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刃针微创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中应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联合胆管镜钬激光取石的效果。方法收集临沭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为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治疗(对照组),57例为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术中应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联合胆管镜钬激光取石(观察组)。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对比术前及术后1 h 2组应激因子、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术后并发症及6个月后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A、COR、NE水平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2组hs-CRP降低、TNF-α、IL-1β升高,但观察组术后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LCBDE术中应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联合胆管镜钬激光取石效果良好,可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念珠菌性食管炎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证实的AIDS合并念珠菌性食管炎的食管X线双对比造影资料,并与其胃镜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食管X线双对比造影表现有:①食管受累范围:4例累及全段食管,2例累及中下段食管;②动力异常:所有病例均具有不同程度张力降低和蠕动减弱,钡剂排空延迟;③轮廓异常:所有病例受累食管边缘不规则、毛糙,2例管腔略有狭窄;④黏膜异常:所有病例受累食管均有黏膜增粗,黏膜表面散在较多鹅卵石状或杂乱不规则状充盈缺损,边缘不整齐。胃镜显示所有病例食管全段黏膜充血水肿,并见覆盖在黏膜表面呈散在分布大小不一的黄白色伪膜斑。食管X线与胃镜检查所见具有较好的吻合性。结论:AIDS合并念珠菌性食管炎的食管X线双对比造影具有受累食管边缘不规则、毛糙及受累食管黏膜增粗,表面散在较多鹅卵石状不规则充盈缺损等特征性表现,结合胃镜发现伪膜斑可以诊断本病,确诊有赖于刷检涂片找到菌丝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肾上腺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征象,提高对该病影像征象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报道1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肾上腺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病例为女性,年龄30岁.肿块超声上呈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肿块内部及周围见丰富血流.CT平扫呈边界清楚的实性软组织密度团块,伴内部低密度灶,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发生明显强化,而其内低密度区无强化.结论 肾上腺孤立性纤维瘤虽然罕见,但在CT上有比较特征表现,有助于术前定位及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并发肺隐球菌病(PC)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证实的AIDS并发PC的胸部X线与CT扫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本组5例的影像学表现有:①结节或肿块型:共2例,1例为右肺中叶外侧段单发软组织密度结节,直径约2.7 cm,周围可见晕征、毛刺征及分叶征等;1例为两肺外周多发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大小1.1~4.3 cm,结节内可见空洞但未见钙化;②斑片浸润型:共2例,分别位于右肺中叶、下叶及左肺上叶,实变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经抗隐球菌治疗后病变吸收;③弥漫混合型:1例,呈两肺斑片影、结节影和粟粒影混杂存在.本组5例中2例同时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征象,1例合并胸腔积液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AIDS并发PC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当AIDS合并肺部外周结节和(或)肿块、斑片状浸润或多形态混杂病变并除外肺癌或结核等其他感染时,应考虑本病可能.本病确诊有赖于多途径查找到隐球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血浆游离DNA/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Cf-DNA/NETs)水平与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动力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87例.按照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31)和非感染组(n=56).同时选取健康人64名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