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目的:探索子宫内膜癌病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定量参数与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前瞻纳入36例活检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子宫IVIM及DCE扫描。两名放射科医生独立测量病灶最大层面的D、D*、f、TTP、wash-in、wash-out、Ktrans和Kep。计算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评估测量一致性。应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者间测量一致性良好(ICC>0.8)。D与Kep中度正相关,Pearson r=0.410,p=0.013;f与wash-in弱正相关,Pearson r=0.375,p=0.024;f与wash-out中度正相关,Pearson r=0.483,p=0.003;f与TTP弱负相关,Spearman r=-0.326,p=0.049,f×D*与wash-out中度正相关,Spearman r=0.434,p=0.013。结论:子宫内膜癌病灶IVIM参数与DCE各参数间存在相关性,IVIM MR有望不依赖对比剂增强评价病灶血供特征。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对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基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9月-2018年9月前瞻纳入27例2018 FIGO分期为ⅠB~Ⅳ期的宫颈鳞癌患者和27例正常志愿者,所有受试者于3T MR扫描仪行盆腔3D APT及DWI成像。两名放射科医师盲法测量病灶及正常宫颈基质最大层面的APT值及ADC值。计算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以评估测量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基质的APT值和ADC值,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观察者间测量一致性良好(ICC均>0.9)。宫颈鳞癌APT值为2.80±0.36,显著高于正常宫颈基质APT值1.81±0.38(P<0.0001)。宫颈鳞癌ADC值为(0.98±0.17)×10-3mm2/s ,显著低于宫颈正常基质ADC值(1.56±0.32)×10-3mm2/s(P<0.0001)。鉴别宫颈鳞癌与正常宫颈基质,APT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96,ADC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结论:APT值在宫颈鳞癌与正常宫颈基质的鉴别中展现了与ADC值近似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 T风车采集(MVXD)技术T2WI在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3月至5月北京协和医院超声证实有子宫肌瘤或临床疑诊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均在围排卵期行盆腔3.0 T MRI检查,采集常规轴面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轴面MVXD T2WI、矢状面TSE T2WI、矢状面MVXD T2WI图像。2名医师分别对4个序列图像进行子宫轮廓清晰程度、运动伪影、对病变的识别能力、诊断确信程度及整体图像质量评分。采用Cohen Kappa法评价2名医师间评分的一致性,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比较采用常规TSE及轴面MVXD序列采集T2WI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20例患者纳入研究,均采集了常规轴面TSE T2WI及轴面MVXD T2WI;19例采集了常规矢状面TSE T2WI及矢状面MVXD T2WI。9例仅存在明显子宫腺肌症病灶,6例仅存在明显子宫肌瘤,5例同时合并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和传统的常规TSE序列相比,2名医师采用MVXD序列采集的矢状面T2WI和轴面T2WI中,均对子宫轮廓清晰程度、运动伪影、整体图像质量方面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名医师对图像评价的Kappa值为0.615~0.971,一致性均为好或非常好。结论将T2WI MVXD技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患者,相较于常规T2WI技术有利于改善图像质量,且不牺牲对病变的识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I检查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 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图像纹理参数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放化疗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并根据其预后分为疾病进展组和疾病稳定组。采用TexRAD软件对两组患者放化疗前T2WI、DWI序列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得到空间尺度滤波器(spatial scale filter,SSF)半径值为2、4、6的图像纹理参数。比较两组患者图像纹理参数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图像纹理参数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放化疗疗效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各图像纹理参数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疾病进展的性能。  结果  共121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疾病进展组46例,疾病稳定组75例。T2WI序列图像中,疾病进展组与疾病稳定组患者的图像纹理参数均值(SSF2、SSF4、SSF6)、偏度(SSF2、SSF4)、熵(SSF4、SSF6)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DWI序列图像中,疾病进展组与疾病稳定组患者的图像纹理参数均值(SSF2、SSF4、SSF6)、偏度(SSF4、SSF6)、峰度(SSF2、SSF4)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WI序列图像纹理参数均值(SSF2、SSF4、SSF6)及DWI序列图像纹理参数均值(SSF2、SSF6)、熵(SSF2、SSF4、SSF6)、偏度(SSF4、SSF6)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疗效具有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图像纹理参数均值(T2WI-SSF2、T2WI-SSF4、T2WI-SSF6、DWI-SSF2、DWI-SSF6)、偏度(DWI-SSF6)可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的疾病进展,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625~0.746。其中,均值(T2WI-SSF4)的预测效能最高(AUC:0.746),其次为均值(T2WI-SSF2,AUC:0.725)、均值(T2WI-SSF6,AUC:0.703)。  结论  基线MRI检查T2WI、DWI图像纹理参数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疗效具有相关性,其均值、偏度可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疾病进展,且以均值的预测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30岁, 发现双子宫畸形5年、痛经进行性加重5年。诊断方法:结合临床以及术前盆腔MRI检查对本例患者进行的三维重建, 发现患者双子宫颈之间存在瘘管, 同时合并右侧子宫颈闭锁, 故诊断为阴道斜隔综合征Ⅲ型合并右侧子宫颈闭锁。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右侧宫体和子宫颈。临床转归:术后1年患者无痛经症状且经量正常。三维重建技术在阴道斜隔综合征等生殖系统畸形罕见畸形的诊断中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提高,剖宫产子宫瘢痕相关的并发症也得到重视,瘢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瘢痕的恢复不良密切相关。如何准确、客观地评价瘢痕恢复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瘢痕的评价集中于厚度和形态,评价时间主要集中于孕晚期,也有非妊娠状态下进行的评估,主要方法有经腹壁超声、经阴道超声、注入生理盐水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盆腔MRI等,也有研究尝试用MRI评价子宫瘢痕功能,但对于瘢痕的厚度、形态、功能尚未提出统一的标准。本文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的影像学评估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