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共4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早期(10 d)28例,亚急性晚期和慢性期(≥10 d)13例]行头部MRI检查,包括T_1WI、T_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3D-ASL,计算并比较各序列阳性率;对3D-ASL图像进行处理获得脑血流量(CBF)图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并选取兴趣区,比较病灶侧与镜像侧CBF值和ADC值,以及病灶所在脑区外脑叶患侧与健侧额颞顶枕叶和小脑CBF值和ADC值。结果41例患者中28例(68.29%)呈异常表现,3例T_1WI呈低信号,8例T_2WI呈高信号,14例DWI呈高信号,27例3D-ASL呈病灶高灌注、1例呈病灶低灌注。3D-ASL阳性率[68.29%(28/41)]高于T_1WI[7.32%(3/41);,P=0.000]、T_2WI[19.51%(8/41);,P=0.000]和DWI[34.15%(14/41);,P=0.004]。急性期和亚急性早期(10 d)病灶侧CBF值高于镜像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61±7.19)ml/(min·100 g)对(63.32±4.83)ml/(min·100 g);t=2.690,P=0.012],而双侧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晚期和慢性期(≥10 d)病灶侧与镜像侧CBF值和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所在脑区外脑叶比较,患侧与健侧额颞顶枕叶和小脑CBF值和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早期3D-ASL即呈现病灶高灌注,且3D-ASL诊断病毒性脑炎的阳性率高于其他MRI序列,故可以作为病毒性脑炎的重要辅助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胸部SFT的CT表现并复习文献,总结其CT影像特征。结果:本组10例均为原发灶,9例单发,1例多发。1例多发病灶位于左侧胸膜、胸壁;9例单发病灶中2例位于胸腔内(肺内),6例位于胸膜下,1例位于纵隔内主动脉弓旁;4例位于右肺,5例位于左肺。10例肿块边缘均光整,无毛刺,2例有分叶,3例伴胸腔积液。肿瘤长径1.0~15.6 cm,平均(7.4±5.4)cm。7例行CT平扫,2例密度不均,2例伴低密度区,余3例呈软组织密度肿块。10例均行增强扫描,4例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血管影,呈"肿瘤包绕血管征",其中2例伴低密度区及边缘强化,低密度区轻度强化;边缘明显强化;余6例表现为均匀强化。结论:胸部SFT的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可有分叶但无毛刺征,不侵犯周围组织;增强扫描较大肿块(直径10 cm)呈不均匀强化,可呈"肿瘤包绕血管征",同时伴轻度强化的低密度区与边缘强化区,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