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rhTPO 对60Co 照射小鼠造血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检测TPO的体内活性及其对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作用,寻找用以治疗辐射及化学药物等所致骨髓损伤造成的血小板减少与缺乏,缓解临床上的出血症状,降低死亡率的一种新途径。方法本实验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重组了人的TPO,取昆明种正常雄性,经一次5.0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小白鼠为动物模型,通过对外周血血象的观察,及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的检测,研究了rhTPO在体内对60Co全身照射处理小鼠的造血系统的影响。结果实验表明,rhTPO能够减轻照射对小鼠外周血血小板及骨髓造血祖细胞中巨核系祖细胞的影响,并有促进其早期恢复的作用,且这种作用是量效相关的。结论提示,TPO是巨核细胞系统较特异的正调控因子,具有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发育和刺激血小板生成的作用,是临床治疗骨髓组织损伤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和缺乏及贫血的有希望的生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辅助腺病毒,并用于靶向型第三代腺病毒载体的制备,提高其对造血细胞的感染效率。方法采用重叠PCR的方法合成含有不完全包装信号序列A1-A4和loxP序列的DNA片段SynES,替换穿梭质粒pShuttle中原有的包装信号序列,得到穿梭质粒pShuttle-SynES;将所得穿梭质粒与骨架质粒Ad5/F11p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载体pAd5/F11p-HV,将其转染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Ad5/F11p-HV。参照第三代腺病毒包装策略,利用Ad5/F11p-HV包装获得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第三代腺病毒HD-Ad5/F11p-GFP;将其以不同的感染强度感染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U937、Jurkat和人脐带血CD34+细胞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GFP的表达。结果采用DAN片段SynES替换穿梭质粒pShuttle上的包装信号,获得新的穿梭质粒pShuttle-SynES;进一步构建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5/F11p-HV,并制备了辅助腺病毒Ad5/F11p-HV。采用该辅助腺病毒包装pC4HSU-GFP,获得了第三代腺病毒HD-Ad5/F11p-GFP;CsC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D-Ad5/F11p-GFP和Ad5/F11p-HV,获得了高质量的HD-Ad5/F11p-GFP。与对照病毒HD-H14-GFP相比,HD-Ad5/F11p-GFP可明显提高对人白血病细胞U937、Jurkat和人脐带来源CD34+细胞的感染效率。结论设计并构建了一种靶向性辅助腺病毒,并以此为基础成功制备了对造血细胞高效感染的第三代重组腺病毒。  相似文献   
3.
激活Notch信号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受骨髓造血微环境的调节。Notch信号是骨髓中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讯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它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调节作用目前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阐明Notch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利用RT-PCR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细胞Notch信号分子的表达和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将Notch-1胞内区(Intracellular domain of Notch,ICN)转入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以建立激活)Notch信号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采用台盼蓝拒染和TUNEL方法测定骨髓瘤细胞的死亡。结果表明:RT-PCR检测显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达、Notch-1及相关分子。逆转录病毒可以介导外源Notch-ICN在骨髓瘤细胞中表达,激活Notch-1信号可以抑制二甲基鞘氨醇(N,N-dimethylspingosine,DMS)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凋亡。结论::Notch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一个新的、具有能同时促进机体红、粒及巨核细胞系造血的细胞因子,以便治疗由化疗和放疗等各种原因引起全血细胞损伤的综合征。方法 所用的细胞因子是本实验室重组的产品,以照射小鼠为模型,给小鼠注射细胞因子后,观察红、粒及巨核细胞的变化。结果 rhTPO/GM-CSF融合蛋白对受照射小鼠血象有恢复作用。结论 融合蛋白具有TPO-CSF双重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催化黄原胶生成的酶类之一。设想通过增加酶量来达到提高黄原胶产量的最终目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通过PCR扩地得到 酶基因,经DNA体外重组构建表达质粒。结果:实验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成功转化黄原胶菌株。转化过程提示黄原胶菌株可能具有某些特殊性,与文献报道比较有异同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格列美脲与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对照。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观察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如FB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等变化、治疗效果以及低血糖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指标如FBG、2 h PG、HbAlc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如FBG、2 h PG、HbAlc等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41/43)与对照组81.40%(35/43)相比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6.98%(3/43)与对照组16.28%(7/43)相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既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又能改善其各种症状,并降低其低血糖反应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各组织细胞并不产生LIF,只有在一定条件刺激下,一些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才产生LIF,此外,一些白血病细胞系如U937、HL-60在一定条件刺激下亦产生LIF。该实验根据Moreau报道的LIFcDNA序列,通过激活LIF基因、逆转录PCR等步骤成功地克隆了LIFcDNA后,将LIFcDNA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BV220形成重组表达质粒pBV220/LIFl,该重组质粒转化DH5α大肠杆菌,经过诱导后LIF在DH5α中的表达量达10%。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够促进肝脏细胞再生,抗纤维化及促进干细胞向肝脏细胞分化;骨髓干细胞具有向肝脏细胞分化或与肝脏细胞融合的特性,在肝脏细胞再生和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肝细胞生长因子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起来,即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基因修饰,然后观察基因修饰后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CCl4)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希望能为慢性肝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990年8月~2001年8月 ,我院收治的39例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外科治疗的体会 ,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男11例 ,女28例。年龄43~79岁 ,平均65岁。所有患者均合并2型糖尿病 ,其中入院时确诊33例。胆石症病程为1个月~21年 ,平均1年3个月。糖尿病病程最长20年。合并冠心病21例 ,合并高血压19例 ,既往有脑血管病史1例。手术方式 :行胆囊切除术37例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8例 ,左肝叶切除术1例。急诊手术6例 ,择期手术33例。1 2手术前后的糖尿病的治疗 :入院前单纯接…  相似文献   
10.
收集1995年8月~1999年10月间我院外科收治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而行剖腹探查证实为妇产科疾病的病例32例,其中输卵管妊娠破裂12例,黄体破裂5例,卵泡破裂2例,急性盆腔炎8例,卵巢囊肿扭转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例,子宫肌瘤红色变性1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