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离散事件模拟(DES)模型基于个体水平的数据, 通过模拟发生在不同时间的各离散事件的情况来反映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不仅可以处理个体特征对疾病进展的影响, 由于其不设定固定的周期, 对事件发生时间的估计相比状态转换模型更精确, 特别适用于考虑时间维度的复杂疾病筛查及干预策略的长期效果评价。本文介绍了DES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步骤、分析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结合在英国≥65岁的女性人群中开展的一项腹主动脉瘤筛查成本效果分析的研究实例, 从模型构建、模型分析和结果解读等方面, 详细讨论了DES模型在复杂疾病筛查成本效果分析中实际应用的要点。DES模型通过建立离散事件发生时间的分布函数, 实现对事件发生时间的精确估计, 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需考虑时间维度的复杂疾病筛查策略评价。在建模过程中应注意清晰展现模型结构和模拟过程, 并遵循相应的报告规范开展成本效果分析, 以保证研究的透明度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滞留过夜对管网水中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以实际管网水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总异养菌数、抗性界定浓度下抗性菌数量和比例,分析滞留0 h和12 h时管网水中的细菌对不同浓度青霉素、四环素、头孢氨苄、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庆大霉素6种抗生素的耐受性。结果在滞留时间为0 h时,当抗生素在较低浓度时,耐药性细菌数量和比例处于较高水平;在滞留12 h的水样中,除庆大霉素外,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头孢霉素和阿奇霉素,在浓度为4 mg/L时,就已经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耐药性细菌的数量和比例分别为52、52、21、46、38 CFU/100 ml和30.6%、30.4%、12.1%、26.9%、22.1%。与滞留0 h比较,滞留12 h的水样中,6种抗生素对细菌的半抑制浓度均下降。结论滞留12 h的管网水总异养菌群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 CHERRY)的队列人群中,评价西方发达国家指南普遍推荐的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策略对我国发达地区人群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效果。方法: 采用马尔可夫模型比较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的不同策略,具体包括:(1)不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的常规策略,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策略0);(2)采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简易模型(无实验室指标)进行风险分层,并对高危人群(风险20%及以上)进行他汀干预(策略1);(3)采用WHO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复杂模型(含实验室指标)进行风险分层,并对高危人群(风险20%及以上)进行他汀干预(策略2);(4)采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prediction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na, 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风险分层,并对高危人群(风险10%及以上)进行他汀干预(策略3)。在上述策略的情境下,依据指南对中危人群采取生活方式干预,高危人群采取生活方式加他汀药物干预,研究期限设为10年,马尔可夫模型的循环周期设为1年,模拟10个周期并计算心血管病事件发生数和死亡数等结局事件数,以及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或死亡的需干预人数(number need to treat, NNT)等效果评价指标。马尔可夫模型的参数主要来源于CHERRY队列人群、公开发表的中国人群研究数据、meta分析及系统综述。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探讨一般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探讨干预措施效应风险比参数的不确定性。结果: 纳入的225 811名基线未患心血管病的40~79岁的研究人群中,与不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的常规策略相比,采用WHO简易模型的策略1可预防的心血管病事件为3 482例[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 UI): 2 110~4 661],采用WHO复杂模型的策略2为3 685例(95%UI: 2 255~4 912),采用China-PAR模型的策略3为3 895例(95%UI: 2 396~5 181)。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使用他汀的NNT在策略1、2和3分别为22人(95%UI: 14~54)、21人(95%UI: 14~52)和27人(95%UI: 17~67)。策略3能够预防更多的心血管病事件,而策略1和2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使用他汀的需干预人数更少。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及概率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与主分析一致。结论: 在我国发达地区人群中采用西方国家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普遍推荐的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策略能够取得更好的健康效果;在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上,采用China-PAR模型可以获得更多的健康收益,而采用预测变量更少的WHO模型则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棘籽渣中黄酮苷元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检测沙棘籽渣中总黄酮苷元含量。方法 沙棘籽渣甲醇提取物酸水解后用HPLC测定 ,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8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 每100g沙棘籽渣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的含量分别为18.58,122.50,27.64mg,回收率分别为99.47%,103.70%,98.51%,结论 用该方法测定沙棘籽渣的黄酮苷元含量具有简单、准确、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慢性肾病发病率的提高和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透析治疗需要大量透析用水,水中的污染物可通过血液接触直接危害患者健康.因此,透析用水的水质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点关注.笔者综述了透析用水水质污染与供水工艺状况及国内外透析用水的水质标准、行业标准与相关技术规范,探讨了透析用水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和内毒素的污染特性和控制效果,分析了透析用水水质安全及其保障技术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 CHERRY)中,比较实施不同指南推荐的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策略预期的获益与风险。方法:采用马尔可夫(Markov)模型模拟所比较的不同策略:策略(1):对40~69岁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干预(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策略(2):对40~59岁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干预(2022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推荐声明》);策略(3):对40~69岁心血管病高风险且基线血压控制良好(150/90 mmHg以下)的人群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干预(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循环周期设为1年,模拟10年,获益指标包括增加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 QALY)和每预防一例缺血性事件的需治疗人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 NNT),风险指标包括每增加一例出血性事件的需应对危害人数(number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 CHERRY)的队列人群中,评估国内外不同指南最新推荐的2型糖尿病筛查策略在我国发达地区人群中预防心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马尔可夫(Markov)模型模拟并比较的系统性筛查策略包括:(1)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的推荐,在40~70岁人群中筛查(策略1);(2) 根据2022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的推荐,在35~70岁人群中筛查(策略2);(3)根据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2021年更新的《2型糖尿病的筛查建议声明》的推荐,在35~70岁且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4 kg/m2及以上)的人群中进行筛查(策略3)。根据指南推荐,对筛查阳性(空腹血糖7.0 mmol/L及以上)的人群强化控制血糖以达到目标值(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马尔可夫模型循环周期设为1年,研究期限设为10年,模拟10个周期,计算的结局指标包括心血管病事件发病数和全因死亡数等结局事件数,以及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或全因死亡需筛查人数等效果评价指标。马尔可夫模型的参数主要来源于CHERRY队列人群和公开发表的文献。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探讨筛查方法的灵敏度变化对结果的影响,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探讨糖尿病发病率、筛查方法的灵敏度、强化干预措施的效应强度等参数的不确定性。结果: 研究纳入的289 245名基线无心血管病且未诊断糖尿病的35~70岁人群中,与机会性筛查相比,在40~70岁人群中进行系统性筛查的策略1可预防的心血管病发病数为222[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 UI):180~264]例,在35~70岁人群中筛查的策略2为227(95%UI: 185~271)例,在35~70岁且超重或肥胖人群中筛查的策略3为131(95%UI: 98~164)例。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发病数的需筛查人数在策略1、2和3分别为1 184(95%UI: 994~1 456)人、1 274(95%UI: 1 067~1 564)人和814(95%UI: 649~1 091)人。策略2相比策略1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的需筛查人数增加90(95%UI: -197~381)人,但心血管病预防效果相似; 策略3相比策略2的需筛查人数减少460(95%UI: 185~724)人,筛查效率更高。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与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在我国发达地区人群中,根据现有的最新指南开展糖尿病系统性筛查能够减少心血管病发病和全因死亡,但仅降低筛查起始年龄从40岁到35岁对预防心血管病效果的增益并不明显,如果降低筛查的起始年龄到35岁需要同时考虑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因素以便提高筛查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