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收集整理了 1996~ 1998年 3年间我院CT及X线检查髋部创伤病人 3 1例 ,并就CT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讨论。1 材料与方法3 1例病人中 ,男 2 6例 ,女 5例 ,男 :女 =5 .2 :1。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81岁 ,平均 3 3 .8岁。病程 1~ 7h不等。受伤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 (车祸 ) 19例 ,其次是跌 (摔 )伤 8例 ,重物压伤 4例。全部病例于CT扫描前均做了X线骨盆平片检查。所用CT扫描机为美国GESYTEC 3 0 0 0i。扫描范围从髂嵴平面向下至坐骨结节平面 ,层厚 5mm ,层距 5mm。分别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骨盆诸骨及周围软组织。2 结…  相似文献   
2.
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男34例,女16例,年龄5-67岁,平均36岁。其中,20例为车祸伤,15例为砸伤,10例为摔伤,5例为刀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部高分辨率CT重组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HRCT扫描图像进行对比,探讨能否替代HRCT扫描。方法:应用GE Light Speed pro16层螺旋CT扫描仪对80例肺部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在常规扫描基础上行后处理HRCT重组,由3名有多年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HRCT重组像与HRCT扫描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值(0.09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图像上在正常肺支气管、动脉、静脉等组织的显示图像相似,图像质量好,均为A级。A级率中,HRCT重组图像A级率(71.25%)高于HRCT扫描(60.00%),亦能在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上利用Batch模式进行后处理多平面重组,可弥补HRCT扫描的不足。HRCT重组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和降低辐射剂量。结论:肺部16层螺旋CT常规扫描后处理HRCT重组图像均近似或优于HRCT扫描像,且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和降低辐射剂量,可以替代HRCT扫描。  相似文献   
4.
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反应与手术效果关系密切,护士要根据病人术前及术后的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增强病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使病人达到预期康复。  相似文献   
5.
DR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数字X线摄影(DR)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DR调节控制及固定控制的婴幼儿胸片各100例,由放射科中级以上医技师各2名对所有胸部x线片质量进行分析,分别统计甲、乙、丙及废片率,同时对婴幼儿胸部的细微结构显示率进行评价.结果 DR调节控制婴幼儿胸部影像:甲片率70%,乙片率20%,丙片率10%,废片率0%;DR固定控制婴幼儿胸部影像:甲片率42%,乙片率48%,丙片率27%,废片率2%.婴幼儿肺内的细微结构显示率:DR调节控制影像为100%,DR固定控制影像为90%.结论 DR调节控制的婴幼儿胸部影像的诊断图像质量明显好于DR固定控制影像,有利于放射诊断.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 of aorta,PAA)较为少见,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跟踪扫描技术在16层螺旋CT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跟踪扫描、测试扫描和估算扫描各100例CTA,所有扫描图像传送至A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并分别由3名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3种方法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别统计优、良、可、差.结果 跟踪扫描图像质量优级率89.00%、良7.00%、可4.00%、差0;测试扫描优级率70.00%、良11.00%、可15.00%、差4.00%;估算扫描优级率61.00%、良13.00%、可21.00%、差5.00%.结论 应用跟踪扫描技术进行16层螺旋CT动脉成像所得图像质量明显优于测试扫描和估算扫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以期提高肺动脉造影(CTPA)的图像质量。方法:应用GELight Speed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测试扫描和传统扫描各50例CTPA,所有扫描重建图像传送至A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组,并分别由3名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2种方法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别统计优、良、可、差。结果:测试扫描:优90%、良6%、可4%、差0%;传统扫描:优62%、良12%、可22%、差4%。结论:应用测试扫描技术进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所得诊断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扫描,有助于放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中的护理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各科室手术室进行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共100名(共有300场手术),并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100名手术室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手术室中的护理风险内容和导致手术室中发生护理风险的因素两方面。结果影响手术室中发生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护惠关系、手术室中的管理因素和手术室中的环境影响。结论只要对手术室中的护理风险因素采取各项相关的预防措施,则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中出现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以此提高手术室中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