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SPNET)的MRI及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NET的MRI及CT表现。结果 SPNET的影像学表现有以下特点;(1)肿瘤呈类圆形,边界清楚,病灶周围无水肿或水肿较轻,且大部分位于中线附近及侧脑室旁,少数位于皮层下;(2)MRI示肿瘤实质T1WI呈稍低或等倍,T2WI呈等信号,与脑灰质信号相等,增强较明显。(3)CT示肿瘤实质呈稍高密度,影像学表现与髓母细胞瘤相似。(4)中线附近的肿瘤为实体结构。无囊变;囊变明显的肿瘤多们于皮质下。(5)部分肿瘤内有出血或钙化,有的可见到脑脊液扩散灶。结论 SPNE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有助于与其他肿瘤区分。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基于中国人脑图谱Chinese2020配准的静息态功能MR数据分析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2例AD患者(AD组)和17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基于中国人脑图谱Chinese2020和传统标准脑图谱ICBM152配准对静息态数据进行全脑分析,运用低频振幅(ALFF)和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方法,评估AD患者脑局部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变化,并比较基于2种脑图谱配准计算的AD患者ALFF和ReHo差异性脑区的分布。结果 基于2种脑图谱的数据分析均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右侧颞上回、右侧楔前叶和右侧角回ALFF值减低,左侧小脑、左侧颞极、颞上回和颞中回ALFF升高(P均<0.05);AD组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和左侧楔叶ReHo值减低,左侧小脑ReHo值升高(P均<0.05)。基于Chinese2020分析获得的相同的差异脑区平均灰质占比[ALFF:(38.85±17.88)%;ReHo:(54.69±13.28)%]高于基于传统脑图谱ICBM152分析[ALFF:(33.75±14.70)%;ReHo:(45.66±12.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21)。结论 基于中国人脑图谱Chinese2020配准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在检测中国AD患者的局部神经元自发活动方面较传统的西方人脑图谱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MMP-9表达与瘤周水肿及病理级别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石蜡标本进行MMP-9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其表达程度与瘤周水肿、肿瘤级别的关系。结果星形细胞瘤MMP-9表达与瘤周水肿、病理级别明显相关(P<0.001)。随着MMP-9表达增高,瘤周水肿范围增大,MMP-9表达与瘤周水肿呈明显正相关(rs=0.757,P<0.001)。结论脑星形细胞瘤MMP-9表达与瘤周水肿、病理级别密切相关。术前分析瘤周水肿与MMP-9表达的关系,可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入户调查,对社区1280例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62份。病人服药依从性良好411例,占32.57%;依从性差851例,占67.43%。其中274例(占21.71%)没有规律服药、随意增减药量或随意换药,不定期测量血压;409例(占32.41%)规律服药定期测量血压到正常后自行停药,有症状才又服药,出现服药—停药—服药循环;114例(占9.03%)自认为服药效果不好或擅自换药或服民间验方、使用降压手表等;54例(占4.28%)自认为年老血压高是正常规律,完全不服药。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偏低,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服药依从性干预。  相似文献   
6.
多系统萎缩磁共振成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磁共振成像特征以及各型之间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MSA的32例病人常规磁共振成像资料,其中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17例,纹状体黑质变性(SND)8例,Shy-Drager综合征(SDS)7例.结果 OPCA组主要有十字征、小脑中脚高信号、小脑萎缩、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桥脑萎缩及四脑室扩大等7项MR表现.SND组主要有壳核边缘裂隙状高信号、壳核高信号及壳核萎缩等3项MR表现.而SDS组缺乏特征性MR表现.OPCA组与SND组比较,十字征、小脑中脚高信号、小脑萎缩、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桥脑萎缩、四脑室扩大、壳核边缘裂隙状高信号和壳核萎缩等9项MR表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组与SDS组比较,十字征、小脑萎缩、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桥脑萎缩和四脑室扩大等6项MR表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ND组与SDS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MR表现只有壳核萎缩和壳核边缘裂隙状高信号2项.结论 常规磁共振成像有助于MSA的诊断及各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常规Gd-DTPA增强后脑DWI检查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常规增强扫描之后行DWI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西门子1.5T超导型MR扫描系统对86例颅内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先行常规T1WI、T2WI及DWI(b=0、1000s/mm^2)横断面扫描,然后行常规增强T1WI扫描,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为0.1mmol/kg,注药速度为1ml/s,注入对比剂4min后以相同的参数再行一次DWI扫描,将增强前后的DWI原始图像均输入工作站获得表观弥散系数图。分别计算出肿瘤强化实质区、坏死囊变区、脑梗死区、正常脑灰质区、正常脑白质区,正常神经核团区域增强前后的DWI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ADC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区域增强前、后SNR、CNR及ADC值的差别。结果正常脑组织DWI的SNR和ADC值于增强前后均无明显差别,P〉0.05;增强前后肿瘤强化实质区、囊变坏死区、脑梗死DWI的SNR、CNR以及ADC值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Gd—DTPA增强4min后,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的病变组织的DWI(b=0、1000s/mm。)SNR、CNR及ADC值无明显改变,常规Gd—DTPA增强4min后行脑DWI(b=0、1000s/mm^2)扫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MRI侵袭特征与VEGF、bFGF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对30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术后收集新鲜标本应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VEGF和bFGFmRNA的表达,分析MRI侵袭性表现与VEGF和bFGF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垂体腺瘤相关MRI侵袭表现中,向海绵窦、鞍底侵袭不同程度间的VEGF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bFGF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向鞍上生长的不同体积肿瘤的VEGF、bFGF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垂体腺瘤MRI侵袭特征与VEGFmRNA表达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社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亚太地区风湿病协会联合会社区控制风湿病规划调查方法,应用《膝骨关节炎危险因素调查表》随机抽样调查中山市小榄地区居民1986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KOA的可能发病原因。结果:KOA女性患病率为24.1%高于男性的14.4%(P〈0.001),且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P〈0.001);男性KOA组BMI(26.4±3.3)kg/m2,高于非膝关节OA组BMI(24.8±2.9)kg/m2(t=7.874,P〈0.001)。女性膝关节OA组BMI(24.4±3.3)kg/m2,高于非膝关节OA组BMI(23.8±2.9)kg/m2(t=9.653,P〈0.001)。男性和女性KOA患病率随BMI升高而增高(P〈0.0001)。女性KOA患者绝经年龄(50.2±2。7)岁,早于非膝关节OA患者(53.5±4.7)岁(t=8.76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绝经年龄、KOA家族史、代谢系统疾病、痛风病史、膝关节外伤史、长年从事过度劳动是KOA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酒未发现与膝关节KOA相关。结论:超重、膝关节外伤史、长年从事过度劳动是引起KO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现场观摩对患儿CT拍片主动配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0月在我科行CT扫描的2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进行CT扫描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检查前充分利用CT操作室这一平台,把操作室变成了现场观摩学习的课堂,让检查的患儿亲临现场观摩,再进行CT扫描。比较两组患儿的主动配合程度。结果:观察组有108例患儿主动配合,对照组有67例主动完成配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临现场观摩激发了小儿主动配合的主观能动性,能减少或避免患儿使用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