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抑素(tumstatin)是继内皮抑素(endostatin)和血管生成抑素(angiostatin)发现以来,来源于人血管基膜Ⅳ型胶原蛋白的极具潜力的肿瘤抑制因子。它强大的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凋亡等生物活性,使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详细介绍了肿瘤抑素活性肽段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对Tum-5、T7肽和19肽以及这些活性肽段连接NGR导向肽或人源性IgG3铰链区等肽段后形成的衍生物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肿瘤抑素的活性肽段及其衍生物,以高选择性、高活性、低毒性等优点正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新生,研究发现整合素αvβ3高表达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和部分肿瘤细胞表面,可通过介导细胞粘附来调控肿瘤血管新生,而整合素αvβ3在正常血管和组织表面不表达或呈低水平表达,据此可将其用作肿瘤新生血管显像和治疗的新靶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整合素αvβ3靶向药物的设计、放射性核素的选择以及此类药物的最新研究内容有了较大进展,笔者将对如何更好地设计整合素αvβ3靶向药物、选择合适的放射性核素以及此类药物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人Hexastatin基因,并进行表达、纯化及体外的活性实验,为人Hexastatin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优化并合成人Hexastatin基因,然后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优化诱导表达的条件.在超声破碎细菌和包涵体后,用Ni-NTA层析柱纯化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得到pET28a-Hexastatin表达质粒,在BL21菌体中高效表达,表达的可溶性Hexastatin蛋白占总蛋白量的45.1%,纯化后的人Hexastatin蛋白的纯度可达90%,质量浓度为80 μg/ml;Western Blot分析证实表达蛋白为目的蛋白;人Hexastatin蛋白对肿瘤细胞C6、人乳腺腺瘤细胞(MCF-7)以及人血管内皮细胞(HMEC)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2.9%±3.6%、48.8%±2.9%、52.7%±2.5%.结论 成功地表达了优化的人Hexastatin蛋白,证实人Hexastatin蛋白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为肿瘤的抗血管疗法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肿瘤抑素T7肽及其衍生物T7-NGR载体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作用靶向性,将导向肽NGR与肿瘤抑素L肽的C端连接,获得L肽及其衍生物T广NGR的载体。方法通过PCR和合成基因序列方法分别构建了肿瘤抑素L肽及T7-NGR的克隆载体pMD-T7和pMD-T7N,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2种载体分别双酶切,经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切下目的片段与酶切回收的质粒载体pET28a在低熔点琼脂糖中直接进行连接反应。阳性克隆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转化感受态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正确,分别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ET-T7和pET-T,N,经IPTG诱导,完成了表达条件的优化。Tricine-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当IPTG浓度为1mmol/L时.25℃诱导8h.分别获得了T7肽和T7-NGR的表达产物。结论已经成功构建T,肽和T7-NGR的表达载体.获得了表达产物,为下一步的小肽活性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合成N-(5-硝基吲唑-3-甲酰)苯丙氨酸钠并考察其对Hela细胞和小鼠移植瘤模型的乏氧增敏作用。方法 缩合剂法合成N-(5-硝基吲唑-3-甲酰)苯丙氨酸钠,通过乏氧细胞模型和乏氧小鼠移植瘤模型评价其乏氧增敏活性。结果 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对结构进行了确证。细胞和移植瘤模型表明其具有一定的乏氧增敏活性。结论 N-(5-硝基吲唑-3-甲酰)苯丙氨酸钠具有良好的乏氧增敏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酶放大镧系元素发光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中关键试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成镧系元素发光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中的关键试剂。方法用过碘酸钠法研制成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亲和素,用戊二醛二步法研制成碱性磷酸酶标记链霉亲和素和用化学合成法研制成5-氟水杨酸磷酸酯等关键试剂。结果HRP标记SA总蛋白回收率为29.8%,纯度为97%。ALP标记SA的总蛋白回收率为56%,纯度为98%,分子量为159kD,其中ALP分子量为94kD,生物活性良好。5-氟水杨酸磷酸酯,测得熔点为157℃~159℃、纯度为99.43%-100%、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等特性鉴定与文献记载一致。结论研制成的各种关键试剂质量良好,已成功地应用于科研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离、提纯人心肌肌球蛋白(HCM)及其重链(HCMHC),为心肌显像及其显像剂抗HCMHC抗体的研究打基础。方法 参考猪心肌肌球蛋白制备方法,做了较大改进后,提取了HCM,用盐酸胍裂解HCM制备了HCMHC。用SDS-PAGE(梯度)电泳测定分子质量,用检测无机磷的方法测定HCM的ATP酶活力,用Ellman氏试剂测定游离巯基。将HCMHC免疫动物,用ELISA法测定了血清抗体效价。结果 HCMHC的相对分子量为200×103,纯度大于80%;被免疫的BALB/C小鼠血清的抗体滴度最高达107,细胞融合率达80%。结论 研制的HCMHC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为下一步抗HCMHC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及其放射性核素受体显像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制心肌显像剂-抗人心肌肌凝蛋白重链(HCMHC)的单链抗体,合成抗HCMHC单链抗体的VH和VL基因。方法用TRIZOL试剂从抗HCMHCMcAb杂交瘤细胞提取总RNA,合成第一链cDNA,以这第一链cDNA为模板,用合成的特异引物、DNA聚合酶和四种单核苷酸,对重链可变区(VH)基因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进行PCR扩增。对各步骤的产物进行鉴定,并做了对RNA的稳定性与贮存温度的关系,MgCl2浓度和循环温度的最优化的选择。结果合成的第一链cDNA纯度达95%;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带呈单一明亮泳带,VH和VL基因分子量分别为340bp和320bp,与文献相一致。结论成功合成了VH和VL基因,为心肌显像及其显像剂抗HCMHC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信号放大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超微量的标记分析技术。它是以生物信号放大为基础,以镧系元素螯合物为标记物,以时间分辨和波长分辨为测量方法,充分利用了酶标记分析和PCR扩增等分析技术优点的技术。它的独特优点是非同位素和超灵敏度。本综述介绍了TRFA的特点以及酶放大、二次酶放大、铕纳米颗粒、滚动循环放大、免疫PCR和荧光淬灭分析等信号放大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信号放大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在生物分析中极其广泛的应用,显示出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补肾单药(CP)和复方(KS)对急性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的调控作用。方法 9~10周龄C57BL/6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照射组、照射+KS和照射+CP 4组,照射组、照射+KS和照射+CP三组进行5.5 Gy 137Cs-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剂量率1 Gy/min。照射后,照射+KS组按1.5 g/kg体重灌服KS药液,照射+CP组按2.7 g/kg体重灌服CP药液,其余两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月取血监测血常规。另取小鼠按同样方式分组,照射后连续给药一个月,检测间充质干细胞集落形成。结果 照射+KS组和照射+CP组在前两个月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高于照射组,集落数也多于照射组。结论 KS和CP可以促进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的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