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环状软骨前裂开对环状软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幼兔环状软骨前正中裂开,8月后测量环状软骨内径,计算其管腔面积。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兔环状软骨管腔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2)裂开处均由软组织连接,未形成过多瘢痕。结论:环状软骨前裂开对环状软骨及动物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震电图对先天性眼震患者手术效果的评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手术前后先天性眼震患者行眼震电图检测,中间位检查方法为令患者头正位注视正前方50cm处与双眼平行的目标光点;代偿位检查时令患者放松以平时视物最佳位为准,在此位患者眼震最小。观察中间位和代偿位眼震的速度、幅度和频率。眼震幅度、频率和速度计算均取最大眼震反应期10s时期内的平均值。结果:眼震电图可以记录到跳动型和钟摆型两种不同的眼震波,跳动型呈锯齿波,钟摆型呈正旋波。手术后中心位和代偿位的眼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降低。43例患者的眼震速度在中心位和代偿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消失,占89.5%,48例患者中眼震幅度下降者42例,占83.3%。术后眼震频率在中心位和代偿位也均有下降,但以中心位明显。其中17例患者代偿位眼震的频率,幅度和速度降为零。术前中心位的眼震速度、幅度和频率分别为(29.64&;#177;18.22)mm/s,(8.52&;#177;3.36)mV,(9.88&;#177;1.21)Hz。术后分别下降为(12.87&;#177;9.24)mm/s(t=5.68,P&;lt;0.01),(3.54&;#177;2.12)mV(t=8.74,P&;lt;0.01),(2.86&;#177;1.83)Hz(t=21.93.P&;lt;0.01)。结论:眼震电图检查可以对先天性眼震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客观有效的评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合骨修复兔甲状软骨缺损的效果,探讨其作为喉气管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1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实验室完成。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异种骨组、经脱脂、脱钙处理的异种骨作为载体复合骨形态生成蛋白(1:20)的重组合骨组。制造兔甲状软骨缺损模型,于缺损处分别植入肌肉、单纯异种骨及重组合骨。分别于术后4,8,16周以及12个月观察局部及应用CT检查和造模处局部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了解成骨和修复情况。结果:①局部观察:空白对照组缺损部位由瘢痕组织修复,在各时间点未见新骨形成。单纯异种骨组可见植入物被软组织包膜包裹,并逐渐被吸收,至16周基本完全吸收。重组合骨组可观察到植人物被吸收的同时有新骨诱导形成,16周局部有松质骨样组织形成,质地较硬,12个月后无明显变化。②组织学观察:见空白对照组无新骨形成,局部为新生瘢痕组织替代。单纯异种骨对照组可见局部有炎细胞浸润,植人物孔洞内有细胞长人,8周时植人物部分吸收,16周及12个月后缺损处异种骨基本完全吸收,为纤维组织替代修复,无明显新骨形成。重组合骨组4周可见植入处大量软骨组织诱导分化,在植人物松质骨空洞内可见组织细胞长人,周边有纤维组织包膜,以及炎细胞浸润,8周可见新骨形成,16周原植人物吸收,有大量骨基质形成并为纤维组织包绕。12个月后无明显变化。③CT检查:单纯异种骨与对照组8周左右大部分植入物被吸收,16周组织局部无骨组织显影。重组合骨组16周及12个月后局部有新骨形成,且气道形态维持良好,呼吸道通畅。结论:重组合骨具备支架的骨引导作用,其诱导成骨效果良好,是理想的喉气管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合骨修复兔甲状软骨缺损的效果,探讨其作为喉气管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1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实验室完成。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异种骨组、经脱脂、脱钙处理的异种骨作为载体复合骨形态生成蛋白(1∶20)的重组合骨组。制造兔甲状软骨缺损模型,于缺损处分别植入肌肉、单纯异种骨及重组合骨。分别于术后4,8,16周以及12个月观察局部及应用CT检查和造模处局部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了解成骨和修复情况。结果:①局部观察:空白对照组缺损部位由瘢痕组织修复,在各时间点未见新骨形成。单纯异种骨组可见植入物被软组织包膜包裹,并逐渐被吸收,至16周基本完全吸收。重组合骨组可观察到植入物被吸收的同时有新骨诱导形成,16周局部有松质骨样组织形成,质地较硬,12个月后无明显变化。②组织学观察:见空白对照组无新骨形成,局部为新生瘢痕组织替代。单纯异种骨对照组可见局部有炎细胞浸润,植入物孔洞内有细胞长入,8周时植入物部分吸收,16周及12个月后缺损处异种骨基本完全吸收,为纤维组织替代修复,无明显新骨形成。重组合骨组4周可见植入处大量软骨组织诱导分化,在植入物松质骨空洞内可见组织细胞长入,周边有纤维组织包膜,以及炎细胞浸润,8周可见新骨形成,16周原植入物吸收,有大量骨基质形成并为纤维组织包绕。12个月后无明显变化。③CT检查:单纯异种骨与对照组8周左右大部分植入物被吸收,16周组织局部无骨组织显影。重组合骨组16周及12个月后局部有新骨形成,且气道形态维持良好,呼吸道通畅。结论:重组合骨具备支架的骨引导作用,其诱导成骨效果良好,是理想的喉气管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穴位电针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最佳的预处理方案。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各组n=8),即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委中穴组及足三里穴组。对照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1mL/kg,连续5d;戊巴比妥钠组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钠30mg/kg,连续5d;委中穴和足三里穴组每天在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下,电针分别刺激委中穴和足三里穴60min/d,连续5d。最后一次预处理后24h,夹闭肾下腹主动脉20min,制作兔脊髓缺血模型;再灌注后4,8,12,24和48h分别对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48h后,深麻醉下处死动物取脊髓(L5~7),制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所有动物均存活,再灌注后48h电针预处理委中穴和足三里穴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足三里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明显低于委中穴组(P=0.001);对照组与戊巴比妥钠组相比,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神经元计数无显著性差别(P=1.0和P=0.873)。结论:电针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刺激委中穴优于刺激足三里穴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用组织培养法保存软骨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用组织培养法保存软骨块活性的可行性 .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白兔全厚层喉甲状软骨 ,切成大小约5mm× 2mm× 1mm小块后用RPMI16 4 0培养液进行组织培养 ,并与 4 0 g·L-1甲醛和 9mL·L-1生理盐水所保存的软骨在保存 2 4h ,5 ,10 ,2 0和 30d时分别用倒置显微镜、HE和AB/PAS切片染色及台盼蓝排斥试验进行软骨活性比较 .结果 :用 4 0mL·L-1甲醛和生理盐水所保存的软骨分别于 2 4h及10d后基本失去活性 ,软骨细胞及基质变性坏死 ,而用RPMI16 4 0培养液所保存软骨在培养 30d后仍保持较好活性 ,软骨基质强度无明显变化 ,软骨细胞活性保持在 75 %以上 .结论 :与甲醛等化学保存方法相比 ,用组织培养法能较长期地保存软骨块活性 ,有望为临床提供一种活性较好的新型软骨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为先天性听力损失患儿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对正常新生儿5218例(正常组)和因各种疾病转入新生儿科治疗者632例(高危组)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生后42天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左右行听性脑干反应(ABR)诊断性检查.结果:接受初次筛查的新生儿中,5746例通过筛查,通过率为98.23%;初筛未通过的420例新生儿全部进行复筛,复筛通过者359例,通过率为85.47%;总通过率为98.75%,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产儿初筛通过率为96.44%,高危儿初筛通过率为7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个月接受ABR检查56例,确诊听力障碍25例.高危组听力损失检出率9.49‰(6/632),正常组听力损失检出率3.83‰(2/5218),高危儿听力损伤的检出率远高于正常新生儿.结论: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及早发现新生儿听力缺陷并进行早期干预,可促进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RNA抑制人喉鳞癌的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永柱  崔鹏程  陈文弦  李贵泽 《医学争鸣》2002,23(19):1773-1775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 6 5反义 RNA对人喉鳞癌细胞 Hep- 2的作用 ,探讨其治疗喉癌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亚克隆技术 ,构建并鉴定反义 VEGF1 6 5真核表达载体 ;重组质粒转染人喉鳞癌细胞 Hep- 2后 ,将其接种于裸鼠皮下 ,利用原位杂交、EL ISA、激光共聚焦、图像分析及微血管计数等方法 ,观察转染前后 Hep- 2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瘤性的改变 .结果 构建的 VEGF1 6 5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在 Hep- 2细胞中获得表达 ,转染后的细胞 VEGF1 6 5的表达下降 70 % ,其生物学性状不受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但其在裸鼠皮下的致瘤性和血管生成能力明显下降 ,实验组、空载体组和对照组肿瘤体积分别为 (736± 2 6 2 ) ,(74 4 0± 335 )和 (772 0± 35 0 ) mm3(P<0 .0 1) ,微血管密度分别为 (9.6± 5 .4 ) ,(45 .5± 8.4 )和 (48.4± 7.6 ) mm- 2 (P<0 .0 1) .结论  VEGF1 6 5反义 RNA能够显著减少喉癌细胞内 VEGF1 6 5的表达 ,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作用 ,有望成为抗喉癌的新基因治疗手段 .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02例头、颈椎外伤后眩晕的病人进行系统的眼震电图检查,结果发现头、颈椎外伤患者位置性眼震中枢性损害者44例(21%);周围性损害者114例(56.4%);以周围性为主,半规管功能改变周围性损伤42例(20.8%)。眼震电图的位置性眼震和半规管功能改变对头、颈椎外伤的损伤程度和预后可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多甲低患者有前庭功能障碍,但无临床症状。我们对16例患者做眼震图和耳蜗电图检查,发现有33.1%半规管异常,31.3%迷路水肿(—SP升高,—SP/A P>0.4),心包积液的3例中2例有迷路水肿,但两者的发生均与甲状腺功能水平不相关。迷路水肿组中心排血量、左室重量、舒张末左室容积,平均射血速度、左室应力、收缩中期左室内膜应力均显著低于无迷路水肿组。作者认为这种现象与免疫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