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评价CT动态增强特性对孤立性肺结节 (SPNs)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9例SPNs分为 3组 ,恶性组2 9例 ,炎性组 12例及其它良性结节组 8例 ,均做了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动态增强时间 -密度曲线走势 ,评价强化峰值 (PH)和强化方式在 3组间有无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CD3 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 ,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PH与MVD有无相关性。结果  3组SPNs时间 -密度曲线走势不同 ;恶性组和炎性组PH均高于其它良性组 [PH分别为 ( 4 5 .4± 19.0 6)HU、( 5 3 .7± 10 .98)HU、( 9.0± 4.77)HU ,P <0 .0 1] ,恶性组与炎性组PH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PH与MVD呈正相关 (rs=0 .62 3 3 ,P <0 .0 1) ;3组SPNs的强化方式有极显著差异 (Ρ <0 .0 0 1)。结论 SPNsCT动态增强扫描可反映结节的血管化程度、血流动态变化过程及强化特征 ,有助于对结节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矫形外科中应用广泛,也应用最早。作者收集近3年来颌面部外伤病例21例,均作了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回顾分析其成像方法和三维影像表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1例胰腺肿瘤(36例胰腺癌、5例胰岛素瘤)病例,均作了螺旋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测定各期瘤灶与正常胰腺组织CT值,并计算两者差值。结果平扫、动脉期、门脉期的肿瘤灶与正常胰腺组织的CT差值分别为(6.7±4.3)HU,(31.6±14.3)HU,(4.9±3.8)HU。两者差值在动脉期与平扫、门脉期均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1.4,10.5,P均<0.001),平扫与门脉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和小瘤灶的检出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转移瘤螺旋CT多期扫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肝转移瘤(HMs)螺旋CT多期扫描表现,探讨适合HMs诊断,鉴别诊断及检出的螺旋CT最佳扫描计划。方法 收集原发灶明确,并经临床,CT证实的HM46例,所有病例均作了螺旋CT平扫和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增强扫描,5例尚作了延迟扫描,至少两位医师阅片,分析记录HMs螺旋CT多期表现,结果 平扫多数瘤灶(69.6%)呈外周略低密度中央更低密度,多期增强扫描,第1类少血供37例(80.4%),以门脉期明显环形强化为主;第二类富血供6例(13.0%);以动脉期明显环形强化为主;第三类无血供3例(6.6%),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均无强化。结论 对有特征性的少血供或无血供HMs仅需门脉期单期扫描;而对富血供,则需作多期扫描,以便与其它富血供的肝脏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