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成员EGFR、ErbB-2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及软骨中的表达及雷公藤多苷(TWP)对其影响,探讨EGFR、ErbB-2在CIA大鼠发病中的,作用及TWP治疗RA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CIA大鼠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EGFR、ErbB-2在滑膜和软骨中的表达.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EGFR、ErbB-2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在CIA模型组滑膜(EGFR 0.268±0.059,ErbB-2 0.25±0.04.EGFR mRNA:14.2±0.55,ErbB-2 mRNA 23.46±3.64)和软骨(EGFR 0.193±0.018,ErbB-2 0.217±0.033,EGFR mRNA:4.16±0.50,ErbB-2 mRNA 9.23±0.66)中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在治疗组中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初步证明EGFR、ErbB-2参与了CIA的病理过程.TWP治疗RA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EGFR、ErbB-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3.
人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株空斑特性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株空斑特性,对比研究不同空斑类型H5N1病毒致病性和复制能力差异。方法将不同稀释度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株分别接种于MDCK单层细胞,加盖营养琼脂,合适时间染色,观察不同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株空斑形成特点,按照DullbeccoR的方法计算病毒PFU数;根据空斑大小进行挑选、纯化、筛选不同类型空斑病毒,测定这些病毒对Balb/c小鼠致病性差异和在MDCK细胞上复制差异。结果野生的人源H5N1禽流感病毒株在空斑形成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一性,空斑大小、形状差异明显:A/Vietnam/1194/2004(H5N1)以大圆形斑为主,夹杂少量小点状斑。A/Beijing/01/03(H5N1)大多数为中等大小空斑,并有少数针尖状斑。野生A/Vietnam/1194/2004经过分离纯化后,得到的两种空斑类型病毒在致病性和复制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野生的人源H5N1禽流感病毒株在空斑形成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一性,从野生病毒株中分离、纯化的大小斑病毒在致病性和复制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土槐煎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土槐煎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对雌雄性小鼠各30只,分别采用灌饲中药土槐煎剂高低浓度组和生理盐水组,对比观察土槐煎剂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增殖及鼠尾鳞片表皮分化的影响。结果土槐煎剂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的颗粒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实验结果从病理上证实土槐煎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2002年9月—2003年3月用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l%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商品名为兰美抒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预后较差。中医药疗法是当前治疗肝癌的重要辅助手段,辨证施治的个体化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开口箭皂苷(TST)对人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MTC-TT)的抑制作用及对Notch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TST抗甲状腺髓样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TST作用于MTC-TT细胞,CCK8法测TST对MTC-T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出24、48、72 h时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otch 1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各组Notch 1的基因表达;将TST+DAPT(Notch1抑制剂)作用于MTC-TT细胞48 h,Western blot测Notch1表达,CCK8法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TST对MTC-TT细胞的24 h、48 h和72 h的IC50值分别为59.01、31.54和31.63μg/m L,与对照组相比,TST对MTC-TT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P0.05,P0.01);实验组Notch1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P0.01),表达呈浓度依赖性(P0.01);与TST组相比,TST+DAPT组Notch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TST可抑制MTC-TT细胞增殖,诱导MTC-TT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与上调Notch 1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papulosis,BP)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密切相关,由于此病的临床表现与尖锐湿疣相似,临床上易误诊为尖锐湿疣(condylomaacunfinatum,CA),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检查。近年来鲍温样丘疹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它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临床、病理特征的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于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观察了33例病理诊断为鲍温样丘疹病的患者,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例1女,59岁.颜面部淡黄色半透明丘疹3年,于2008年5月就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侧颧部出现粟粒大淡黄色丘疹,并逐渐增多、增大,无自觉症状.皮损一直不消退.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侧颧部群集分布粟粒大、淡黄色、半透明状丘疹,质韧,未见明显融合(图1A).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变薄;真皮上部见几处灶状嗜酸性、胶样有裂隙的团块状物质沉积,其周围有少许炎细胞浸润.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胶样粟丘疹.  相似文献   
10.
5种虫媒病毒悬浮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1~4型登革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森林脑炎病毒和黄热病病毒等5种虫媒病毒的悬浮芯片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上述病毒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参考相关文献,在黄病毒属高度保守的NS5区设计属通用引物和种特异检测探针。将探针共价交联到不同的Luminex色标微球上,利用属通用引物进行RT-PCR扩增,与混合微球杂交,最后利用Luminex200仪器分析荧光强度值。结果将平均荧光强度的判定阈值定为背景对照的两倍可以对这5种共8型病毒进行有效鉴定。通过多批次的实验,均能准确鉴定出上述5种病毒,没有出现交叉反应,且批次间的平均荧光值偏离不大,变异系数(CV)均小于8%,表明本方法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均较好。在空斑滴定病毒的基础上,对本方法的检测敏感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乙脑和黄热病病毒的检测敏感性可达到1.4个PFU,对西尼罗病毒可达14个PFU。进而将本方法用于检测55份临床标本和传代标本,其检测结果和种特异RT-PCR方法相比,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而且其在混合样本的快速检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结论通过设计合适的引物和探针,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测和分型5种虫媒病毒的悬浮芯片方法,为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