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乳房扩大整形术(隆乳术)后钼靶摄片影像质量的途径。方法:收集36例隆乳术后乳腺钼靶摄片的影像资料,根据填充物的不同进行分组,对影像质量与摄片所采用的技术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材料填充物的隆乳术后,其X线影像表现不一。硅胶假体植入术、自体脂肪移植术后腺体及假体的显示效果优于水凝胶假体注射术。改变曝光模式、调整曝光参数、采用适当的压迫力度可以改善影像质量。结论:针对不同术式的隆乳术后受检者,采用个体化的摄影技术可有效提高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乳腺SPC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病史、FFDM表现及病理特征,并对SPC的FFDM征象进行二项式检验。结果:15例SPC患者中,1例合并高级别导管内癌,1例合并黏液腺癌。13例患者FFDM图像上发现肿块,其中12例表现为高密度影;9例病灶边缘清晰,4例边缘模糊;13例均表现为边缘浅小分叶;5例病灶内见钙化。1例表现为不对称性致密影,1例未见明显肿块。二项式检验结果显示,边缘浅小分叶、高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SPC的FFDM表现为边缘浅小分叶、高密度等,大多数病灶边缘清晰,且与病理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影像学检查所得的影像信息,了解其对骨盆骨折的形态、部位、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骨盆骨折52例,年龄19~62岁。分别用多体位数字化摄影(DR)、螺旋CT检查。结果:使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获得的影像能充分显示骨盆骨折的形态、类型、部位以及对骨片移动的方向、距离有量化的分析:骨盆正位对简单的骨盆骨折有意义;骨盆出入口位对骨盆环、髋臼前后柱骨折及骶髂关节情况有意义;闭孔、髂骨斜位对髋臼前后壁骨折有意义;CT及三维重建则对复杂的骨盆骨折、盆腔损伤出血及并发症有意义。结论:影像学各项检查对骨盆骨折的诊断有不同的价值,合理应用各种检查,可为临床治疗、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Embosphere微球与PVA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49例,其中23例使用Embosphere微球栓塞,26例使用PVA颗粒栓塞。观察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大小、血红蛋白、痛经程度、术后疼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受体的改变。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在子宫肌瘤大小、血红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受体、痛经缓解程度、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均有改变。两组术后中度痛经缓解率、术后24 h疼痛评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受体变化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Embosphere微球与PVA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对改善宫肌瘤大小、升高血红蛋白、缓解痛经程度具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疗效相似的情况下,使用Embosphere微球在术后可减轻疼痛,同时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受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基本影像特征,并检测 Lenke 分型中脊柱侧凸类型的发病率及 Lenke 分型与手术方法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分析105例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 Lenke 方法分型,统计各种侧凸类型的发病率,检测 Lenke 分型方法与手术方法的关系.结果105例脊柱侧凸均采用 Lenke 分型方法归类,其中 Lenke 1型最多,占51%;腰椎修正型:A 型45例(43%),B 型17例(16%),C 型43例(41%);胸椎矢状位修正型:“-”型18例(17%),N 型79例(75%),“+”型8例(8%).本组综合分型最常见的类型是1AN(22例,21%)、5CN(13例,12%)、2AN(10例,9.5%)及3CN(8例,7.6%).Lenke 分型定义为结构性弯曲中90%进行了固定融合.结论青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基本影像特征及 Lenke 分型对手术指征的评估、手术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结构性弯曲的诊断标准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引导术前病灶立体定位穿刺摄影技术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触诊阴性或疑似触及小肿块,而乳腺摄影有异常的患者,行数字化乳腺X线引导下术前病灶立体穿刺定位,病灶内留置导丝指导临床手术切除病灶。结果:20例患者,穿刺成功18例,2例失败。成功率达90%。病理诊断结果:4例纤维瘤伴乳腺增生;8例为乳腺腺体增生和钙化灶,部分增生活跃;2例为导管内癌,3例为浸润性乳腺癌Ⅰ期;1例原位癌。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引导下术前病灶立体定位穿刺摄影技术方便、快捷、定位准确率高,为临床上不可扪及乳腺病灶手术提供了有效的影像信息,达到了手术病灶切除范围更精确、组织损伤更小;病理诊断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在投照技术中,为表征X线影像与肢体实物尺寸的关系,阐述影像放大失真现象,引入了放大率的概念。所谓放大率,即X线影像大小与肢体实际尺寸之比,它对指导投照技术,研究影像质量,考虑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特征。方法:20例均采用GE平板2000D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检查,体位常规采用头尾位、内外斜位,必要时加摄局部点片,对乳头溢血者行乳管造影。结果:诊断为BI-RADS1-3级患者4例,BI-RADS4-5级16例。浸润性小叶癌FFDM表现以结构扭曲、非对称致密、未见异常以及伴放射状毛刺的肿块多见,可伴发钙化。结论:浸润性小叶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表现不典型,尤其在致密型乳腺,假阴性率较高,运用B超或MRI作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的补充手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妊娠期急性下腹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孕期下腹痛患者10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学习,总结孕妇下腹痛的MRI表现。结果:10例患者中阑尾炎2例,附件扭转2例,胎盘早剥2例,子宫肌瘤红色变性1例,MRI未见阳性表现3例,阳性病例均有较典型影像表现。结论:MRI在妊娠期急性下腹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作为超声的补充甚至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