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私人开业等政策开放,针刺引起脏器组织损伤的病例有所增多,且常常造成严重后果,故应引起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10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采用PAS、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膜抗原(EMA)、雌激素抗体(ER)和孕酮抗体(PR),对3例卵巢蜕膜结节(其中2例伴有腹膜结节),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光镜观察。结果3例均表达波形蛋白,而上皮膜呈阴性,支持蜕膜样细胞来源于体腔上皮。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显强阳性。说明妊娠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大量存在对异位蜕膜的形成和生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肠坏死、肠穿孔所造成的腹腔严重感染、腹膜炎,作肠切除手术处理后,由于吻合口肠壁缺血、水肿、感染和患者全身营养不良,术后麻痹性肠膨胀,使吻合口张力增加,往往易发生吻合口漏。这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因此,引起不少外科学者的重视。1977年 Amir-Jahed 提出用带蒂肠系膜浆膜片覆盖保护小肠吻合口,预防术后吻合口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自1977年6月至今,对16例有腹腔严重感染腹膜炎、肠壁水肿、全身营养不良以及应用过大量皮质激素和伴有肝硬化腹水等不同情况的病例,在施行肠切除或肠修补时,用带蒂肠系膜浆膜片覆盖保护吻合口取得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及11所公社卫生院统计1973~1979年1278例胆道手术,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148例,占11.6%。并发症中因T管引流不当所致的18例(12.1%),其中男性6例,女性12例,年龄14~64岁,大多为30~50岁。现对T管引流不当的类型、并发症及再次手术中的发现和处理加以分析和讨论。一、T管选择不当4例术后均出现胆漏。2例形成局限性腹膜炎,术后烟卷引流处溢出大量胆汁,经延长引流时间,扩大引流口,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23岁,学生,因腹部阵发性绞痛已10小时左右而于1963年10月3日急诊入院。患者系10月2日白天曾和同学数人爬山游玩,傍晚返家后,感到腹部不适,继而于夜间9时许突然感腹部脐周阵发性绞痛,呈间歇性发作,间隔时间3~5分钟不等,痛感不放射,痛时伴有恶心无呕吐,疼痛发作时腹部偶可摸到肿物,病后有肛门排气,曾大便一次,干结,便后痛势依然,于入院时有寒热,小便正常。以往身体素健,于1960年2月(3年前),因患急性  相似文献   
6.
胃血吸虫病国内已报导约20余例,其中胃血吸虫病并发胃癌有10余例。现根据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下称肿瘤所)、常熟县人民医院、常州市胜利医院及解放军121医院等单位的资料,发现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胃血吸虫病并发胃癌者17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48~68岁,平均55岁。病变部位6例在胃窦部,10例在胃小弯,1例在胃体部。一、胃血吸虫病临床表现根据国内文献结合我们的资料可归纳为:1.腹块或伴有幽门梗阻表现;2.急性或慢性消化道出血;3.X 线检查似皮革样胃癌表现;4.急性胃穿孔或慢性胃病史。由于胃血吸虫与胃癌的临床表现酷似,临床上难以鉴别,因而需赖病理检查证实。胃血吸虫病常伴有肝、网膜、系膜或肠壁血吸虫结节,省肿瘤所曾有一例37岁男性患者(住院号21889)X 线检查提示胃小弯溃疡型癌,二次纤维胃镜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行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发病率高且难以治愈。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生态失调与CR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已经被确定为肠道微生物群中的病原体,有助于结直肠发生癌变。本文综述了Fn诱导CRC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包括毒力因子、慢性炎症、miRNA、免疫调节和肠道代谢物,并描述了Fn在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筛查与新兴免疫治疗靶点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id-type fibromatoses,DF)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F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12例行CT检查(增强9例),4例行MRI检查(增强1例,4例均同时行X线平片检查).回顾分析韧带样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共检出16个病灶,其中腹部外型11例,腹壁型3例,腹内型2例.CT平扫均表现为均匀略低软组织密度,边界不清;X线平片、CT骨骼病变显示呈膨胀性、溶骨性改变,病灶内有小梁形成,呈肥皂泡样,压迫性骨吸收破坏,常见不规则骨嵴,大多可见无钙化、骨化的软组织肿块.与肌肉信号相比,MRI T1 WI上呈等、稍低混杂信号;T2 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以上不均匀强化;所有病灶内均可见条索状、片状T1WI及T2 WI上均呈低信号改变的区域,CT、MR无强化.结论 DF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X线平片可以观察骨质病变的整体形态,CT检查可以帮助了解骨质的破坏特点;T1 WI均呈低信号,T2 WI呈高、低混合信号,大部呈不均轻度强化,局部呈渐进性延迟强;T1WI、T2 WI示病变中斑点状及条带状低信号,MRI、CT增强扫描不强化是DT的特征性表现.因此,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多数韧带性纤维瘤病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全球每年有超100万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新诊断病例。CRC是世界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及第四大常见癌症死亡原因。炎症相关结直肠癌(colitis associated cancer,CAC)是CRC的主要临床类型之一,患有长期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发生CAC的风险显著增加,这可能与慢性炎症的累积密切相关。本文就遗传性基因突变,慢性炎症与免疫,肠道菌群丰度及产物变化三种致病因素分析,了解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关系对CAC发病机制的影响,对理解炎症环境下肿瘤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回肠美克耳憩室并发症致急腹症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张曾明,周祖平,赵奔英215500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回肠美克耳憩室较常见,发病率为1%~2%[1],其并发症如美克耳憩室炎、穿孔、出血等均以急腹症形式出现,来势凶猛,且和其他急腹症很难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