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2年荆州区脊髓灰质炎疫苗(脊灰)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调查荆州区城区和所属8个乡镇1~1.5岁、1.5~4岁、4~7岁、7~15岁儿童共3 491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脊灰中和抗体。结果在采集的3491份血样中阳性例数3 169,阳性率90.776%,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832%、94.476%、90.068%、88.274%,各年龄组间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呈"中高两头低"。不同性别、出生体重、出生医院、户籍、乡镇间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荆州区1~15岁儿童对脊灰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屏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在坚持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仍需开展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同时加强接种质量和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Miccoli术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胸骨上2.5~3.0 cm小切口,在腔镜辅助下,应用超声刀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 2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47.5±7.5)min.未中出血10~150 ml,平均(56.0±15.4)ml,无并发症.术后3~7天出院,平均5天.平均随访1.9个月无复发.结论 经胸骨上小切口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叶切除术具有美容和微刨的优点,同时与传统手术相比同样具有易操作性.这项技术能够常规应用于甲状腺肿瘤病人.  相似文献   
3.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应用四刀系统对 46例晚期肝癌患者分别采取开腹冷冻、经皮穿刺冷冻及手术切除肝断面的冷冻治疗。结果示 ,全组无手术死亡 ,无出血、胆瘘、肝破裂及穿刺道转移等并发症 ;术前AFP值增高的 17例 ,术后AFP值均有下降 ,其中 12例恢复正常 ,46例患者均得到 1年以上随访 ,16例存活 1年以上 ,3 0例 1年内死亡 ,1年存活率为 3 4 8%。其中肝癌病灶 <5cm者 5例 ,均生存 1年以上 ;病灶 5~ 10cm者共 2 6例 ,1年存活 9例 ( 6例肝功能异常者均 1年内死亡 ) ;病灶 >10cm者 15例 ,有 2例存活 1年以上。初步研究结果示 ,冷冻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提供了一有效的治疗途径 ;经皮穿刺或经腹冷冻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传染病。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身残疾。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的,该疫苗的接种是采用口服、的方法。因为是口服,婴儿在服苗时因脊髓灰质炎疫苗“异味”容易引起呕吐,这样一是引起了服苗者的痛苦,二是影响了疫苗的效果,三是导致了疫苗的浪费。针对这些问题在服苗过程中我们采用移情法喂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大大减少婴儿呕吐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院2008年就诊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为预防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2008年本院住院孕产妇1808名常规进行了乙肝三系检测,对HBsAg阳性孕产妇(乙肝病毒携带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院2008年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人数91例,感染率为5%;有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史的2例,接种率为2%;有乙肝家簇史的3例,家簇传染率为3.40%。结论现阶段须加强对所有人群进行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监测,特别是未过生育期的人群,通过监测及时为无特异性抗体的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及时对乙肝病毒携带孕产妇进行母婴阻断,从而达到将来无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曾德秀  杨芳  向鑫 《现代护理》2007,13(20):1868-1869
目的探讨注射器死腔残留量对卡介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将正常新生儿分成3组,对照组278例,实验1组325例,实验2组300例,用改变菌液浓度或预抽注射器死腔残留量来减少卡介苗残留量,保证接种的卡介苗量。具体为对照组每支卡介苗溶解稀释时用0.5ml注射用水配制,取0.1ml菌液接种,每支卡介苗接种5人;实验1组每支卡介苗溶解稀释时用0.5ml注射用水配制,取0.125ml菌液接种,每支卡介苗接种4人;实验2组每支卡介苗溶解稀释时用0.75ml注射用水配制,取0.15ml菌液接种,每支卡介苗接种5人。将3组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卡介苗阳转率及卡疤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实验组的方法保证了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菌苗有效量,从而提高了卡介苗接种后PPD的阳转率及卡疤成功率,临床上配制溶解稀释卡介苗和接种卡介苗时应考虑注射器死腔残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何彦安  向鑫  严超  王鑫  陈庆  唐波  朱立刚  陈尧   《四川医学》2021,42(6):567-570
目的调查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血模式现状,探究采血模式与采血异常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成都市某三甲医院门诊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采血模式现状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分析采血模式与采血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15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有44例患者曾进行术侧采血,19例患者出现过采血异常现象。采血是否异常与采血位置的选择无关,健侧采血异常事件的发生与术后首次采血时间有关(P<0.05),术侧采血异常事件的发生与年龄、术后首次采血时间、采血部位均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血位置受限制时可行术侧采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肝脏是胃肠间质瘤常见转移部位,该研究旨在探讨分析肝转移性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综合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6例GIST肝转移病例免疫组化染色特点,并结合复习相关文献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本组6例GIST肝转移病例中,3例原发灶来自胃,2例原发灶来自小肠,1例来自大网膜。肿瘤直径3.5~15 cm,组织学分型: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混合型,免疫组化:肿瘤弥漫性表达CD117(83.3%﹚、DOG-1(83.3%﹚、CD34(66.7%﹚。肝脏肿瘤复发时间与原发肿瘤恶性程度分级有一定相关性,肝转移灶核分裂像相对于原发灶有所改变。结论肝转移性胃肠间质瘤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原发灶相似,诊断主要依据CD117,DOG1弥漫阳性表达,目前手术完整切除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为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不同喂服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口服方法的临床路径。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2010年4月30日在我院预防接种门诊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无服苗禁忌的2~4个月正常婴儿1752例,以接种单双日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将疫苗配成糖糊或糖粉喂服,观察喂服成功率及省时率。结果两组比较喂服成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喂服省时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的喂服方法可减少操作环节、省时、喂服成功率也高,可作为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口服方法的临床路径。  相似文献   
10.
感染HBV产妇乳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乙型肝炎是目前流行最广、发病率最高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国内HBV慢性感染者超过1.2亿,其中25%以上将发展为慢性肝炎,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母婴传播是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之外的另一种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40%~50%的HBV携带者由母婴传播积累所致,其主要途径是宫内、产程、产后哺乳和密切接触感染,中国每年有80万儿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通过乳汁HBV生物标志物检测,对产妇乳汁可能感染新生儿的情况提供一个危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