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 在生物碰撞实验平台基础上,用成体香猪开展头盆向碰撞减速实验,研究直升机坠落事故(垂直向碰撞)的损伤特点.方法 成年从江香猪18只,根据速度差变化简单随机抽样分为2组(n=9);猪以"仰卧位"固定,进行头盆向刚性碰撞模拟直升机垂直坠落,碰撞速度分别设置为Ⅰ组:8 m/s,Ⅱ组11 m/s;观察碰撞后即刻至伤后6 h两组的存活情况、形态学改变、血气指标的变化,进行损伤组织的影像学观察,分析简明损伤评分(AIS)、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的情况.结果 Ⅰ组速度差(8.21±0.13)m/s,Ⅱ组速度差(10.69±0.41)m/s,垂直向减速度载荷分别为127.85 g和164.35 g,动物中枢神经系统、脊柱和胸腹重要脏器均出现损伤,ISS评分分别为(26.67±5.02)分和(52.71±6.13)分(P<0.05),动物总体伤情达到重伤和危重伤.结论 成功制作直升机垂直碰撞的重伤与危重伤动物模型,初步明确脾破裂、肺挫伤为其胸腹部损伤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睡眠不足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特征,为军、地驾驶员抗驾驶疲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招募20名部队男性受试者分别在睡眠充足与睡眠不足条件下进行两次模拟驾驶实验,记录实验前后血压,采集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并提取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脑冲击伤(bTBI)早期是否启动神经元焦亡的发生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和bTBI组,bTBI组又根据观察时间分为1,6,12 h三个亚组,各组13只大鼠。bTBI组麻醉后将颈部以下保护,用BST-Ⅰ型激波管致头部冲击伤。空白对照组除不致伤外,其他操作与bTBI组一致。伤后6,12 h进行改良神经功能严重程度评分(mNSS)检测,观察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程度。伤后1,6,12 h行MRI T2WI扫描观察异常信号影;解剖大鼠头部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共染检测蛋白[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在神经元上的表达情况。结果(1)bTBI 6 h组mNSS[3(3.0,3.0)分]高于空白对照组[0(0,0)分](P<0.05),bTBI 12 h组mNSS[2(2.0,2.0)分]高于空白对照组[0(0,0)分](P<0.05);bTBI 6 h组mNSS与bTBI 12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TBI组MRI T2WI序列均发现脑组织体积增大,整体T2信号影增高,扣带回增宽变扁,大脑皮质、第三脑室较周围存在高信号影,但各bTBI亚组间无明显差异。(3)bTBI组大体观察发现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充血;HE染色显示各bTBI亚组脑组织皮质区部分细胞出现肿胀变形和血管管腔收缩,血管周围间隙增宽。(4)电镜下发现bTBI组神经元肿胀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且在伤后12 h内肿胀程度逐步加深。(5)bTBI 1,6,12 h组IL-18水平分别为(4.12±0.42)pg/ml、(5.20±0.29)pg/ml、(6.82±0.61)pg/ml,较空白对照组的(2.94±0.49)pg/ml均明显升高(P均<0.01);bTBI 1,6,12 h组IL-1β水平分别为(2.48±0.15)pg/ml、(4.10±0.38)pg/ml、(5.04±0.28)pg/ml,较空白对照组的(1.86±0.32)pg/ml均明显升高(P均<0.01);各bTBI亚组血清中IL-18及IL-1β蛋白在伤后12 h内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P均<0.05)。(6)ASC和NLRP3蛋白在脑皮质神经元阳性细胞的胞质上表达,且随时间延长表达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大鼠在bTBI早期启动脑皮质神经元发生焦亡。bTBI大鼠神经功能的缺失可能是冲击波作用于头部导致神经元焦亡引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进高原地区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mmCHI)急性期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伤情变化。 方法平原饲养的健康雄性SD大鼠称基础体质量,模拟海拔6.0 km持续低压、低氧处理24 h后再次称质量,采用气动式撞击装置制作mmCHI模型,观察大鼠致伤后生命体征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随机分为不同海拔高度组(6.0、4.5、3.0 km)进行观察,并分别对相应海拔高度下大鼠在mmCHI后6、12、24 h的NSS评分、体质量、脑含水量、脑含水量与体质量的比值及颅脑MRI检查。 结果急进高原mmCHI大鼠在致伤后6 h各海拔高度组NSS评分减少值明显低于伤后12、24 h评分减少值(P<0.05);伤后快速下降至3.0 km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最少,与伤后滞留于6.0 km及下降至4.5 km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脑含水量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下降至4.5 km大鼠的脑含水量占体质量的百分比最低,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MRI定量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伤后下降至4.5 km大鼠的胼胝体水肿及脑室扩张程度明显低于其他海拔高度(P<0.05)。 结论极高海拔环境下mmCHI后早期、阶梯式转运至低海拔地区可减轻继发性颅脑损伤。高原颅脑损伤后早期MRI检查可对预后判断及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