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诊疗初步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对15例确诊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B细胞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好发于脑深部组织如基底节区、小脑半球等,肿瘤T1加权像多为等或低信号,R加权像多呈高信号,也可以为等信号,DWI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见病变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有多个小突起,似树枝状改变。10例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5例行组织活检.术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B细胞型淋巴瘤,术后14例行直线加速器电子线放疗及激素治疗,1个月后复查提示肿瘤明显变小;1例术后放弃放疗,给予激素治疗,肿瘤明显变小,但易复发。结论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及树枝状改变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特征,缺乏特异性;MRI表现及诊断性激素治疗有助于术前诊断,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后行激素及放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肿瘤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垂体转移癌是指颅内或颅外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垂体区域,包括垂体前后叶、垂体硬膜、蛛网膜、鞍膈等,是十分罕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可发生以乳腺癌、肺癌及甲状腺癌[1]转移,肝癌转移至垂体腺,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结  相似文献   
3.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毅  叶远良  邱修辉 《山东医药》2009,49(17):113-114
垂体腺瘤属内分泌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虽然绝大部分属良性肿瘤,但肿瘤向鞍区周围组织浸润生长,破坏正常结构,称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现就其MRI的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引流管位置对脑复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引流管位置进行分组。比较每组脑复张程度及远期血肿复发情况。结果引流管位于血肿前上方者(A组)27例,脑复张良好25例,差2例;引流管位于血肿前下方者(B组)22例,脑复张良好15例,差7例;引流管位于血肿后上方者(C组)16例,脑复张良好11例,差5例;引流管位于血肿后下方者(D组)13例,脑复张良好8例,差5例;引流管位于血肿前方者术后血肿复发3例,位于血肿后方者术后血肿复发7例,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将引流管头端位于血肿前上方可促进脑复张,引流管头端位于血肿前方者能减少术后血肿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与常规翼点入路比较,总结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适应证选择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经翼点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50例手术临床资料,经术前危险因素(如动脉瘤部位、大小及方向、脑肿胀等)评估选择手术。翼点锁孔组有19个动脉瘤夹闭成功,行包裹术2例,孤立术1例。常规翼点入路组32个动脉瘤一次夹闭成功30例,行孤立术2例。根据GOS评估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比较两组开/关颅手术时间。结果翼点锁孔组恢复良好10例,轻残7例,死亡1例,常规翼点入路组恢复良好20例,轻残9例,死亡3例。两组开颅时间分别为(31.05±8.56)min、(59.27±5.78)min;两组关颅时间分别为(44.37±6.80)min、(68.44±16.41)min,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结论翼点"锁孔"入路与常规翼点入路手术临床疗效相近,适用于大部分前循环动脉瘤,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美观、开/关颅时间短等优点,但术前需慎重评估,术中轻柔操作,避免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瘤周脑水肿及脑组织核磁共振(MRI)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肿瘤全切的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术前肿瘤周围水肿部位、大小及瘤周脑组织影像学情况,结合术中所见及术后影像学特点,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瘤周水肿均位于肿瘤下方及前方,呈长TI及长T2信号改变,水肿直径与肿瘤大小相当,5例患者在肿瘤下方可见软化灶;软化灶区域脑组织色暗红、松软,触之易出血,与脑组织界面不清;3例患者术后出现局灶性脑出血,量为2~6 ml;20例患者术后病变区域仍有大片水肿。结论窦旁脑膜瘤瘤周核磁共振(MRI)能充分反映肿瘤周边脑水肿情况,完整肿瘤切除后近期脑水肿改善不明显,需要加强抗脑水肿治疗;肿瘤周边软化灶形成时,完整切除肿瘤后创面易出血,术后需要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外侧裂-岛叶"锁孔"入路结合中医辩证分型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9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的患者,均采取小翼点"锁孔"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术后常规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保护胃粘膜及控制血压等西医治疗,治疗组根据中医辩证分型给予中药内服;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患者日常的生活能力分级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锁孔"入路结合中医辩证分型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双侧额底部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其手术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双侧额底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行急诊开颅手术14例,保守治疗无效后开颅手术28例。冠状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10例,冠状开颅骨瓣复位18例,冠状双额去大骨瓣术14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6例(38.1%),中度残疾13例(30.9%),重度残疾4例(9.5%),植物生存3例(7.1%),死亡6例(14.3%)。结论双侧冠状开颅术及标准冠状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双侧额底脑挫裂伤和(或)颅内血肿的有效术式,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在达到手术指征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急性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障碍是急性脑损伤患者特别是脑挫裂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国外研究显示,有无精神障碍直接关系脑外伤的预后。早期综合治疗对其转归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对柳州市中医院1999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35例颅脑损伤患者且并发精神障碍者,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向海绵窦不同间隙侵袭表现与Cox-2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2例垂体腺瘤的标本及影像学资料(MRI),根据海绵窦不同间隙侵袭进行分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Cox-2表达情况。结果向海绵窦上间隙侵袭的垂体腺瘤18例,Cox-2高表达占38.8%(7/18);向海绵窦下间隙侵袭的垂体腺瘤15例,Cox-2高表达占73.3%(11/15);向海绵窦内侧间隙侵袭20例,Cox-2高表达占15%(3/20);向海绵窦外侧间隙侵袭的垂体腺瘤10例,Cox-2高表达占80%(8/10);经卡方检验四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向海绵窦下间隙及外侧间隙侵袭的垂体腺瘤Cox-2表达强度高,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术后应给予放射治疗或是药物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