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对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MRI表现,以提高AS的早期诊断。方法对52例AS髋关节的病例进行MRI横、冠状位扫描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作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XL)T2WI+脂肪抑制,3D FW FGRE T1WI。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14~58岁,平均30.36岁。结果 52例共104个髋关节有不同程度异常MRI表现,其中累及双侧髋关节47例,单侧5例。MRI表现有:关节积液50例98个髋关节;骨髓水肿19例;关节软骨异常10例;关节面软骨下囊状骨破坏15例;骨质疏松25例;关节间隙狭窄3例;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12例;附着点炎症10例。结论 MRI是显示AS的髋关节受累最有效的方法,可用于早期诊断和疾病活动期的评价,为临床治疗、预防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肝癌(HCC)合并肝动静脉瘘(HAV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HCC并HAVF患者的MSCT扫描及三维重建表现。结果 20例HCC并HAVF患者MSCT动态增强扫描时均显示了相关阳性征象。20例中,肝动脉肝静脉瘘1例,肝动脉门静脉瘘19例(中央型13例,周围型6例)。中重度HAVF三维重建表现效果较佳,多平面重组对略细小血管如肝动脉、门静脉的分支显示效果较好。结论 MSCT对HCC合并HAVF的诊断及发生机制的研究与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磁敏感成像(SWI)技术在脑微出血(CMB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中医院2017-01—2018-12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CMBs患者80例,均行磁共振(MRI)常规序列(T_1WI、T_2WI、T_2FLAIR、DWI)及磁敏感成像(SWI)序列检查,探讨MRI常规序列与SWI序列在CMBs检出方面的差异,同时观察CMBs发生部位差异。结果 SWI序列检出CMBs病灶328个,DWI序列(b=1000)检出率为43.3%,T_1WI检出率为9.8%,T_2WI检出率为15.5%,T_2FLAIR检出率为18.9%,SWI序列对于CMBs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常规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s病灶发病部位以基底节区为最多,依次为皮层及皮层下、丘脑、脑干、小脑。结论 SWI序列能够高效显示CMBs,且具有特征性表现,监测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对5例累及11个部位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MRI检查,分析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结果骨梗死病灶好发于股骨下段、胫骨上段,X线、CT表现为阴性或骨质疏松、斑点状钙化、虫噬样骨缺损,MRI急性、亚急性期T1WI病灶中央呈等或略低信号,边缘为迂曲的低信号带,T2WI中央部分呈等或略高信号,边缘为迂曲高信号带;慢性期T1WI、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 MRI能敏感的显示骨梗死病灶,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是早期诊断骨梗死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 QEEG)利用计算机对脑电活动进行时域、频域计算以及显示, 具有无创性、实时性等优点, 能够显示细微的脑电变化, 并规避了传统脑电图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不足。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神经网络受损所引发的神经电生理传导改变, 可通过记录皮层脑电图并总结规律性, 并给予定量处理。目前, QEEG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卒中后抑郁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优势, 本文进行综述, 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PLD ASL在不同程度脑动脉硬化(CAS)血流灌注改变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01—2018-05脑动脉硬化患者60例,均采用GE 3.0T超导磁共振行常规序列、脑血管成像(MRA)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pCASL)序列检查,依据3D-TOF MRA将患者分为脑动脉硬化轻、中、重度3组,分别测量3组不同脑叶脑血流量(CBF)值,并统计不同脑叶CBF值达峰时相。结果 3组不同PLD不同脑叶C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脑动脉硬化程度加重,不同脑叶CBF值有下降趋势,且脑血流速度亦逐渐减慢,达峰时相发生延迟。结论通过利用多PLD ASL量化不同脑叶CBF,同时观察其达峰时相,有助于脑动脉硬化脑血流量监测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动脉偏侧优势与突出血管征(PVS)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动脉偏侧优势及PVS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3月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8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38~78岁(52.8±7.7岁)。依据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有无患侧大脑前动脉和(或)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分为偏侧优势组(n=26)和对照组(n=22),观察两组患者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显示的PVS差异。依据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提示梗死灶周围有无PVS将入组患者分为PVS阳性组(n=27)和阴性组(n=21),分别于患者入院当日及1周后将偏侧优势组和对照组、PVS阴性和PVS阳性组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进行评分,并分析评分差异。结果48例患者中,偏侧优势组出现PVS为42.31%(11/26),对照组患者出现PVS为72.73%(16/22),对照组高于偏侧优势组(P<0.05);偏侧优势组及PVS阴性组患者入院当日及1周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PVS阳性组(P<0.05)。结论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大脑动脉偏侧优势及PVS阴性提示侧支循环建立及良好的灌注状态,并与患者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肝癌(HCC)合并肝动静脉瘘(HAVF)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HCC并HAVF患者的MSCT扫描及三维重建表现.结果 20例HCC并HAVF患者MSCT动态增强扫描时均显示了相关阳性征象.20例中,肝动脉肝静脉瘘1例,肝动脉门静脉瘘19例(中央型13例,周围型6例).中重度HAVF三维重建表现效果较佳,多平面重组对略细小血管如肝动脉、门静脉的分支显示效果较好.结论 MSCT对HCC合并HAVF的诊断及发生机制的研究与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技术在评估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状态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2月经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单侧颈内动脉闭塞且无其他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35~76岁(52.2±15.5岁),均行3D ASL序列灌注成像检查,使用Functool软件将原始数据自动生成脑血流量(CBF)伪彩图,分别于闭塞侧颈内动脉供血区及镜像区额叶、顶叶、脑室旁白质区、基底节区选取感兴趣区(ROI=200±20 mm2),并对比责任颈内动脉供血区与镜像区不同标记后延迟(PLD)时间脑血流量值差异。结果入组患者中,左侧颈内动脉闭塞12例,右侧颈内动脉闭塞10例,3D ASL(PLD:1 525 ms)时闭塞颈内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值明显低于镜像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LD为2 525 ms时,闭塞颈内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值略低于镜像区,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 ASL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及灌注状态,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测临床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技术在评估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后大脑分水岭灌注状态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3月于脑病科初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经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评估双侧颈动脉狭窄度。同时行3D ASL成像检查,使用Functool软件将原始数据自动生成脑血流量(CBF)伪彩图,分别于皮质分水岭前角及后角、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选取兴趣区(ROI=200±20 mm2),测量并分析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大脑分水岭区CBF值差异。结果共采集颈动脉120根,其中颈动脉无狭窄30根,轻度狭窄49根,中度狭窄26根,重度狭窄15根,颈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皮质分水岭前、后角CBF值与颈动脉无狭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内分水岭区CBF值低于无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颈动脉中度、重度狭窄患者皮质分水岭及内分水岭CBF值均明显低于无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3D ASL成像技术可敏感评估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大脑分水岭区脑灌注状态,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