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与脑出血发病机制相关的细胞及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占脑卒中的10%~30%[1].近年,随着脑出血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从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并对脑出血的预防、治疗及预后的康复做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2.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治疗效果和短期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适应证、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超声心动图筛查27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患者,男16例,年龄8~29岁;女11例,年龄10~27岁.超声测量缺损直径3~7 mm,平均(4.2±2.7)mm,左室和升主动脉造影后建立股动脉-室间隔缺损-股静脉的轨道行介入封堵治疗,5例采用Amplatzer非对称伞(AGA,美国);7例采用零边偏心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13例采用对称型VSD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结果 25例介入封堵成功,无左向右残余分流,2例术后主动脉微量反流,随访6~12个月,封堵器无移位、无心律失常.2例左室长轴切面缺损紧靠主动脉瓣的右冠瓣、缺损上缘为右冠瓣部分覆盖于缺损口处,造影后重新测量为巨大VSD而未行介入封堵.结论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无有冠瓣明显脱垂、覆盖缺损上缘、主动脉大量反流的患者可以采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根据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的距离可以选择不同形状的封堵器,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适应症、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超声心动图筛查27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患者,男性11例,年龄8~29岁。女性16例,年龄10~27岁。超声测量缺损直径3~7mm,平均(4.2±2.7)mm,左心室和升主动脉造影后建立股动脉-室间隔缺损-股静脉的轨道行介入封堵治疗,5例采用Amplatzer非对称伞(AGA,美国);7例采用零边偏心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13例采用对称型VSD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结果:25例患者介入封堵成功,无左向右残余分流、主动脉反流无增加,随访6~12个月,封堵器无移位、无心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口服安纳拉唑钠肠溶片后,原型药安纳拉唑钠及其主要代谢物(M8-1和M21-1)血浆浓度与QTc间期之间的关系;评价口服安纳拉唑钠肠溶片对健康人群QTc间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安慰剂和阳性对照、多次给药剂量递增的试验设计,60、80、100 mg剂量组分别入组15例健康受试者,每日1次空腹给药,连续给药7 d。用HPLC-MS/MS法测定首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受试者血浆中安纳拉唑钠、M8-1和M21-1的浓度。用12-导联心电图机同时采集首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卧位心电图。应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建立安纳拉唑钠、M8-1和M21-1血浆浓度(C)-ΔQTcF模型,预测不同给药方案C_(max)对应的ΔΔQTcF。结果共纳入468对首次给药后C-ΔQTcF数据进行模型分析。通过C-ΔQTcF模型预测20 mg多次给药稳态,60、80和100 mg单次给药后,安纳拉唑钠C_(max)对应的ΔΔQTcF的90%CI上限分别为1.13、1.16、1.15和1.12 ms;M8-1的C_(max)对应的ΔΔQTcF的90%CI上限分别为1.93、1.06、0.96和0.54 ms;M21-1的C_(max)对应的ΔΔQTcF的90%CI上限分别为1.47、1.46、1.44和1.44 ms,均低于预先设定的阴性判断标准(10 ms)。结论20 mg多次给药,60、80和100 mg单次给药安纳拉唑钠及主要代谢产物(M8-1和M21-1)没有导致QT间期延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