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连续血胞分离装置是1664年由美国肿瘤研究所的Freiech等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sioness MachineCo)共同研究创立,次年由美国仪器公司试制成功,称为IBM连续血细胞分离机。可用来从供体血循环连续不断地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浆等分离。亦可作为血液病患者的辅助治疗。我们用1982年底购置的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与沙洲仪表总厂仿IBM改制的LXF—I型连续血细胞分离机(图1)对2例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白细胞清除治疗,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
淋巴细胞毒抗体测定是检查受者血清内抗供者淋巴细胞抗体的水平。是器官移植配型中一项极其必要的指标。 为了配合肾移植和骨髓移植,我们于1977年建立了淋巴细胞毒性抗体测定法,通过几年的临床应用,现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3.
血浆去除术是近年来治疗免疫性疾病的有效新疗法。本文总结了我院1984年以来用国产LXF-I型血细胞分离机对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1例白塞氏综合症进行血浆去除治疗的体会;指出用血浆去除治疗自家免疫性疾病的延期疗效是肯定的。5例病人的临床症状及血清学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置换液的选择,我们主张可用半量706代血浆及半量晶体液,未发现不良反应,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用国产干扰素治疗散发性脑炎,并同期选择病情程度相似的病例,用肾上腺皮质素治疗作为对照。两组在症状改善、脑脊液、脑电图恢复等方面,经过cpd法计算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5.
成分输血法或称血液成分疗法是近10多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输血方法,虽然历史不长,但进展却很迅速,在医学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是输血史上的一次革命。从七十年代初期到七十年代末,世界上大多数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开展了成分输血。象美国加利福尼亚洲输血中心,芝加哥输血中心,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等;成分输血已占全部用血量的50%以上。西德汉堡一个医院在1974年报道成分输血中心,现已达80~90%。成分输血的兴起打破了近百年的传统输血概念和方法。因而有人称输血已进入一个新时代——成分输血时代。  相似文献   
6.
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查血清中胃壁细胞抗体,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分型、病变机理的研究,以及预后转归的了解都有一定的意义。我们自1979年2月以来,对8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142例其它慢性疾病与献血员进行了胃壁细胞抗体检查;其检查结果与国内的一些报道不尽一致,究其原因,除与受检对象,病变情况,地区差异等  相似文献   
7.
血浆去除术(Plasmapheresis)于1914年由Abel提出,亦称血浆交换法(Plasmaexcleau·PE)。60年代以来,已成功地应用于治疗数十种疾病。我院于1984年元月以来,用国产LXF—Ⅰ型血细胞分离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病,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11例中9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硬皮病,1例白塞氏综合征,皆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42岁。(26~60岁)。以前均经阿斯匹林、消炎痛、强的松等治疗效果不佳。 方法:用国产LXF—Ⅰ型血细胞分离器分离血浆,每次除浆量平均1103.25ml(200~2000ml)  相似文献   
8.
萎缩性胃炎为胃癌的前期病,而且颇为多见。甘肃省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发病率均较高。因此,我们自1979年2月份开始,开展了免疫萤光法检测胃壁细胞抗体的工作,将萎缩性胃炎进行了免疫分型。把血清中含有胃壁细胞抗体(Parietal cellantibody简称PCA)者称A型,不含PCA者称B型。现将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142例其它慢性疾病与献血员的PCA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全淋巴照射及体外4℃保存52小时自体骨髓移植治疗5例临床耐药或耐局部放疗的晚期恶性淋巴瘤,皆茯完全缓解。其中除1例于治疗后54天复发268天后死亡外,余皆无病存活,最长者已达2年余,证明本法对骨髓未受累的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是可选择的,它不仅疗效好,且有方便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