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3年8月~2004年12月胆道梗阻并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38~74(平均51)岁.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黄染,化验证实有不同程度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18例为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资料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集我院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08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术中取乳腺癌标本和癌旁标本,检测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表达情况,分析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对患者随访1年,分析术后1年复发患者与不复发患者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的差异。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331)。与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阴性的患者相比,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阳性的患者TNM分期为Ⅲ期的比例显著增高(52.46% vs 29.79%,P=0.018),淋巴结转移比例增高(55.74% vs 29.79%,P=0.007),术后复发率显著增高(26.23% vs 10.64%,P=0.042)。结论: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对预测患者术后复发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6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多以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为首发症状,肝功能基本为Child A级,所有病例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确诊,其中5例行MRI、7例行CT检查亦能良好地显示病变.9例单纯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3例术后3年内上消化道再出血,内科保守治疗2例,再次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l例;7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肾静脉分流,随访3年未见再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正常.结论 彩色多谱勒超声可作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首选诊断方法,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是较合适的治疗方法,对病变波及整个门静脉系统的患者,仅做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是比较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王岩  侯振宇  杨学峰 《新疆医学》2006,36(3):100-102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维持机体生理的平稳起着重要作用,当人患有传染病时,多数在疾病的早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而疾病的极期分泌减少或缺乏,此时,就会造成机体机能失常,引起危重的临床表现。许多严重感染在治疗上恰当地使用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就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应用不当,则可促使病人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同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也易发生感染,且多严重,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和鉴别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其确诊率高,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XAGE-1是一类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获得的肿瘤一睾丸抗原编码基因,XAGE-1b是其主要的表达剪接体[1].临床研究已获得了较为详细的XAGE-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谱,发现在肺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等肿瘤组织中有较高的XAGE-1检出率,并且逐步揭示出:XAGE-1的表达与病理进程和肿瘤亚型间的关联[2-5].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肝创面不同处理方法 ,指导手术治疗.方法 按随机分组原则,将58例肝肿瘤切除术后的肝创面分为A组(肝创面敞开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组)、B组(肝创面敞开用氩气刀烧灼组)、C组(肝创面对拢缝合组),记录术中创面的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引流量及肝功能等指标,比较其间的差异.结果 A、B、C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肝门阻断方法 、阻断时间、有无门静脉癌栓、术后创面引流量、血常规、白蛋白、前白蛋白、球蛋白、胆红素上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A、B两组(P<0.05);A组和C组的创面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A、C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在术后24 h、3 d、7d丙氨酸转氨酶(ALT)比较上,A组和B组升高显著低于C组,恢复也较快(P<0.05),A组与B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肝肿瘤切除术后肝创面的处理直接影响到肝创面出血量及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应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创面敞开还是对拢缝合.创面敞开时的止血必须彻底,术中应采用合适的止血方法 及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感染期的变化。方法:将南开医院收治的42例SAP患者(SAP组)及3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研究。SAP组入院后于1,4,7,14,21 d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测定试剂盒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ATP值,对照组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做相同的检测。之后根据SAP组是否进入感染期分为感染组(18例)和非感染组(24例)。分析和比较3组ATP含量的变化,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TP含量变化对判断SAP继发感染的价值。结果: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ATP含量保持稳定。两个SAP组的ATP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入院后第1,4天两组的A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两组ATP含量明显降低,均于第14天降至最低水平,其中感染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非感染组(P<0.05),随后两组ATP含量开始回升,第21天非感染组ATP含量已基本接近对照组,但感染组仍低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当CD4+T细胞内ATP值降低(<151.55 ng/mL)时,SAP继发感染的机率明显增加;ATP含量的降低对判断SAP继发感染的敏感度为0.810,特异度为0.605。结论:CD4+T淋巴细胞内ATP含量可较准确地反映SAP患者的整体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和继发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