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及脑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神经系统的研究已不仅局限于解剖定位,更多的是通过磁共振这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加深脑功能方面的研究,其中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就是90年代以来的一项新发展,fMRI是通过一定的刺激使大脑皮层各功能区在磁共振设备上成像的方法,它结合了功能、影像和解剖三方面的因素,是一种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区的有效方法。fMRI具有诸多优势,如无创伤性、无放射性、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可多次重复操作等,因此,fMRI作为脑功能成像的首选方…  相似文献   
2.
酷似海绵状血管瘤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酷似海绵状血管瘤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CT和MRI表现以及MR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结果 7例均表现为眼眶椭圆形肿块,其中4例累及眼眶后部和眶尖,视神经明显受压移位.7例CT表现均呈等密度,密度均匀.MRI显示7例均呈略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T2WI显示肿块内有散在的条状和小片状低信号.7例MR动态增强扫描都表现为"渐进性强化"征象,其中5例肿块强化范围扩大较快.结论 表现为眼眶内椭圆形肿块的海绵状淋巴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非常相似,但肿块累及眼眶后部和眶尖及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强化范围扩大较快高度提示肿瘤为海绵状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3.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已广泛应用于人体运动、感觉、视觉、味觉、语言及各种复杂认知任务的研究,近年来有关听觉的fMRI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并显示出其潜在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MRI检查对眼眶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眼眶肿块共89例,男35例,女54例。常规MRI检查后采用3D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获得动态增强曲线(TIC),计算峰值时间(Tpeak)、最大上升斜率(Slope)、流出率(WR)、最大强化率(ER)等参数。结果64例良性肿块中有48例的动态增强曲线为A型,25例恶性肿块中有17例的动态增强曲线为C型。良、恶性肿块总体比较,良性肿块的Tpeak值大于恶性肿块(P<0.01),WR和Slope值低于恶性肿块(P<0.01),ER值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腺区、肌锥外间隙及肌锥内、外间隙的良性肿块的Tpeak值均大于恶性肿块(P<0.05),Slope、WR值均低于恶性肿块(P<0.05)。肌锥内间隙良、恶性肿块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眼眶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已广泛应用于人体运动、感觉、视觉、味觉、语言及各种复杂认知任务的研究,近年来有关听觉的fMRI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并显示出其潜在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基础和临床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成人脑功能的磁共振成像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有关儿童脑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的报道尚较少,但正日益受到关注.就近年来儿童脑磁共振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人脑数字及汉字认知加工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伍建林  何立岩  宋清伟  张清  张竟文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9):2690-2691,F003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比研究人脑在数字和汉字认知刺激下脑功能活动,探讨其精确脑区定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母语为汉语的12例右利手健康志愿者(男5例,女7例)进行了数字和汉字的看及默读实验,使用MRI仪以BOLD法采集脑部数据,用SPM99等软件后处理,获得脑功能活动图像。结果 看数字和汉字均能激活双侧纹外视区、枕上回、顶叶及额下回少部分区域;默读数字和汉字额上回及额中回激活较明显:处理汉字比处理数字在额叶激活的面积更大;还发现在汉字的认知加工过程中有豆状核、丘脑及小脑的参与。结论 数字及汉字的认知加工激活脑内不同区域,额叶在汉字的处理过程中起更重要作用。fMRI是研究活体人脑语言功能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眼眶血管内皮瘤(hemangioendothelioma,HE)及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其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眼眶HE及HPC的MRI表现,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0例中8例发生于眶隔后肌锥外间隙,2例发生于眶隔前;9例表现为形态规整的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1例可见分叶;平扫8例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7例可见点、条状血管流空信号;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肿瘤早期即出现明显强化,9例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1例强化不均匀,内部可见囊变区。结论眼眶HE及HPC为富血供脉管性肿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其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泪腺多形性腺瘤的常规MRI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MRI及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泪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多形性腺瘤10例均行常规MRI检查,然后采用3D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对数据进行后处理后获得的动态增强曲线和峰值时间(Tpeak)、最大上升斜率(Slope)、流出率(WR)、最大强化率(ER)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泪腺多形性腺瘤多表现为泪腺窝区边缘光滑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影,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高混杂信号,增强后呈轻至中度强化,邻近骨质呈受压变形改变.10例的动态增强曲线均为持续上升型,Tpeak值为(201.8±41.36)s,WR为(1.72±0.97)%.结论:常规MR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有利于泪腺多形性腺瘤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