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120例,分为ACS组69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1例。再将120例冠心病患者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5例)、双支病变组(38例)和3支病变组(37例)。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按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26分)36例、中度病变组(26~54分)48例和重度病变组(>54分)36例。另选同期有胸痛症状CTA正常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TM、Lp-PLA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ACS组血清TM、Lp-PLA2水平均明显升高;与SAP组比较,ACS组血清TM、Lp-PLA2均明显升高。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血清TM、Lp-PLA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病变组血清TM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病变组和轻度病变组(均P<0.05)。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血清Lp-PLA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血清TM和Lp-PLA2间呈正相关,而SAP组和对照组间无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清TM和Lp-PLA2均升高,说明炎性反应及内皮功能损伤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并且两者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Brugada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性 ,2 5岁。因晕厥两次 ,胸闷四天入院。患者于 5月 8日晨六时突觉全身不适 ,随即意识丧失 ,自行清醒片刻 (具体不详 )后再次意识丧失 ,由家属发现躺卧地上 ,不伴口吐白沫、抽搐及大小便失禁 ,被唤醒后诉有头晕、恶心和乏力 ,无胸闷、胸痛和心悸 ,即送当地医院就诊 ,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交界性逸搏和 ST- T改变 ,予黄芪注射液治疗一周 ,自觉无特殊不适后出院。入本院前四天 ,时觉胸闷不适 ,尤好发于睡眠前。本院查体 :血压 110 /70 m m Hg,神清 ,自主体位。心界不大 ,心率 75次 /分 ,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  相似文献   
3.
腺苷及三磷酸腺苷心电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腺苷(adenosine)是一种内源性核苷酸,具有明显的心电生理作用。早在1929年Drury和Szent-Gyorgyi首次报道了外源性腺苷及其有关化合物对哺乳类动物心脏的电生理作用。1930年Honey和Ritchie发现腺苷对人类心脏也具有类似作用,从此开始了对腺苷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但对腺苷心电生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20年,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临床电生理及细胞电生理的发展,对腺苷、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在心律失常诊断治疗及机制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目前腺苷和ATP已广泛应用于终止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的诊断、鉴别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与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48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中 ,2 7例接受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 ,2 1例接受药物溶栓治疗。结果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组血管开通率为 92 .6% ,LVEF为 5 7.5 9± 5 .96,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 61.9% ,左室射血分数 (LVEF)为 5 1.76± 6.2 8;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住院期间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组再发心肌缺血、再发心肌梗死率和死亡率较溶栓组有减小趋势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AMI介入治疗 (尤其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较溶栓治疗可使梗塞相关血管 (IRA)充分开通 ,更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对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异常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肝活检组织的组织学病理、超微病理进行了观察。结果:在10例中临床诊断与光镜和电镜诊断符合者仅有3例,光镜与电镜诊断符合者高达9例。为此,对肝活检组织的光镜和电镜检查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1987年7月至1990年7月共收治重型病毒性肝炎34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进行了系统观察。除传统的治疗外,采取了早期诊断,及时消除重症肝炎诱因,加强中医中药治疗,加强了血疗及白蛋白治疗,应用免疫增强剂及抑制自由基的药物,早期治疗并发症等综合疗法,结果使病死率降为47%。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降支肌桥与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以明确前降支肌桥是否可作为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统计436例前降支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前降支心肌桥前血管狭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家族史、心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与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前降支中段肌桥与桥前血管狭窄显著相关;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吸烟史、心肌桥收缩期狭窄NobleⅡ-Ⅲ度与前降支桥前血管狭窄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经过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家族史等因素校正后,收缩期狭窄NobleⅡ-Ⅲ度(OR=1.98,95%CI:0.06~1.37)与前降支桥前血管狭窄存在较强相关性。结论前降支中段肌桥收缩期狭窄NobleⅡ-Ⅲ度可作为前降支桥前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心动过速发作时,观察不同剂量的三磷酸腺苷(ATP)对房室结(AVN)快、慢径的阻断作用,进一步探讨快、慢径的电生理特性。对符合诊断的24例房室结双径且可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病人进行研究,用食调搏或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重复诱发心动过速。静脉给予不同剂量ATP,以0.05mg/kg为起始剂量,0.025mg/kg为递增量,直至ATP用量达0.20mg/kg。在AVNRT发作时,观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