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不同速率罗比卡因在开胸术后硬膜外腔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0.05%罗比卡因十芬太尼1ug/ml,8ml/h;Ⅱ组0.1%罗比卡因十芬太尼2ug/ml,4ml/h,Ⅲ组,0.2%罗比卡因十芬太尼4ug/ml,2ml/h.观察病人静息和咳嗽疼痛评分.结果Ⅰ、Ⅱ组较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Ⅰ、Ⅱ组对开胸手术后病人不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对运动神经及循环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2.
我院开展脑动脉瘤显微手术多年,麻醉平稳,手术顺利,效果满意.现将近年30例脑动脉瘤夹闭术的循环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测异氟醚.安氟醚对阿曲库铵残余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成年择期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组(Ⅰ组,30例);异氟醚组(Ⅱ组,30例),安氟醚组(Ⅲ组,30例),使用Biometer加速仪观测下,恢复至25%,75%及ToF比值(T4/T1)恢复至0.7的时间.结果:上述恢复时间中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均延长,有显著差异(P<0.05);Ⅱ、Ⅲ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醚.安氟醚均可延长阿曲库铵残余的肌松作用,但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肌间沟神经阻滞穿刺传统方法多以解剖定位加异感定位作为穿刺成功的标志,因其缺乏客观性,技术不熟练者操作易引起穿刺点出血、阻滞不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目前临床采用神经刺激器诱发神经支配区肌肉颧搐。近年又采用便携式彩色超声仪引导麻醉,将盲探改为直视下完成。本文比较应用超声引导结合神经刺激器与传统解剖定位结合神经刺激器行肌间沟神经阻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992年──1996年采用硬膜外麻醉行乳癌根治术86例,双直选取60例,其中30例(甲组)手术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加用肌间沟神经阻滞,30例(乙组)单用硬膜外麻醉,结果表明甲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乙组。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前10min加用肌间沟神经阻滞,避免了单用硬膜外麻醉低浓度、小剂量做乳癌根治术时的麻醉阻滞不全,此法简单安全、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lits$资料和方法1.l一般资料随机取出60例无硬膜外禁忌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0——64岁,均为择期手术,ASAI~见级,乳腺癌分期l~见期,直径一般大于scm,并伴同侧腋窝…  相似文献   
6.
喉痉挛是指支配声带或喉人口运动肌肉发生痉挛。常发生于全身麻醉的气管插管时和拔除气管导管时,属于麻醉期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时情况紧急,如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严重的后果。1临床资料 病例1,女63岁,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即往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相似文献   
7.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扬长避短.我们将CSEA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EA)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易发生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尤其鼻内镜术后止血棉压迫鼻腔止血引起的不适,更易发生躁动。本研究进行了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预防小儿鼻内镜术后苏醒期躁动的观察,探求安全、有效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10例子宫内膜癌,10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TGF-β1表达。结果TGF-β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P〈0.05、P〈0.05);TGF—β1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GF-β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GF-β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关;且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和子宫内膜癌相似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