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北京友谊医院严松彪,付爱媛,黄辛,李春英,刘风奎本文总结我院急诊室1990年1月~1992年12月间84例心肺复苏(CPR)病人肾上腺素用量及其对CPR转归的影响。一、临床资料1.84例CPR病人,男51例,女33例,...  相似文献   
2.
3.
心房纤颤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房颤患者电击复律后1小时血浆心钠素水平较复律前明显降低,而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显著增加,房颤时血浆心钠素与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呈显著相关(r=-0.68,p<0.02和r=-0.64,p<0.05)。心钠素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Ⅱ的拮抗作用可以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这对房颤患者维持心功能呈代偿阶段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心钠素(ANP)及RAS在心衰发病中的意义,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治疗前后血浆ANP、肾素(PRA)和血管  相似文献   
5.
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地意味着相关专业医生工作负荷增加,高龄产妇增多、分娩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孕产期并发症患者增加以及医院床位和人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增加了医疗风险,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对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3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PTCA实施部位出现中等度(AHA分类狭窄度50%~75%)狭窄的病例继续追踪一年,观察狭窄病变进展与否,对有关CAG所见及临床上诸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PTCA后3个月追踪CAG的257例病人中,PTCA部位出现中等度再狭窄82例,占全部PTCA病例的31.9%;其中一年后病变进展的11例(A组),病变未进展的71例(B组)。经t检验,伴有溃疡病变和钙化病变的病人在PTCA前A组明显高于B组(P<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TCA术后6个月内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等临床危险因素与PTCA前病变形态的AHA分类为C型病变、钙化、病变血管弯曲度大、冠脉入口病变、PTCA后3个月再狭窄程度、PTCA后冠脉夹层等冠脉造影所见与狭窄病变后期进展有密切关系。而追踪期药物治疗、诸多心血管系统药物对PTCA后慢性期狭窄的进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仍然是目前的重要难题之一。本研究对303例PTCA成功者,测定正常冠状动脉管径和PTCA术后再狭窄管径,结合临床冠心病危险因子及与再狭窄相关连的病变形态因子的定量分析进行对比研究,采用Automatededgedetecting法测出术前正常冠状动脉管径(NCD)按NCD的大小分为三组,A组NCD<25mm;B组2.5~3.0mm;C组≥3.0mm;同时分别测出A、B、C三组术前、术后PTCA部位的最小血管径(MVD.mm)以及PTCA术后3个月追踪造影时PTCA部位的MVD,采用Caliper法分别计算出PTCA前、后狭窄率、3个月后追踪时再狭窄率。结果显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PTCA前偏心性病变、钙化病变及扩张后冠状动脉夹层在三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TCA前NCD(mm)、MVD(mm)及PTCA术后MVD(mm)C组显著高于A组(P<0.01),再狭窄率A组显著高于C组(P<0.01)。我们认为正常冠状动脉径较细者,PTCA术后容易发生再狭窄,冠状动脉本身的粗细可以作为PTCA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血管扩张剂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急性心肌梗死后生存率的上升,因心力衰竭失代偿而入院的人数也相应增加。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常危及生命而需要紧急治疗,因此需对AHF尽快作出判断,迅速排除可能引起的病因及进行有效处理,否则可因延误治疗时机而使病情急转直下,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5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发现有8项因素与之密切相关,且相关因素越多,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越高,此8项相关因素可作为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预报指标,A组16例并发心源性休克,3周内死亡5例,B组35例未并发心源性休克,3周内无1例死亡,B组溶栓再通率(60%)显著高于A组(25%)P<0.01,认为冠脉早期再通可以降低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亦能提高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Case presentation
The patient, a 60-year-old male,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on Apr 30, 2009 because of cough and dyspnea for 1 month, fever for half a mon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