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醚砜表面光固定脲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利用含芳香叠氮基的光活性酯将脲酶光固定在聚醚砚(Polyether sulfone,PES)膜的表面。同时研究了紫外光辐照时间对固定化脲酶密度、固定化脲酶活性的影响,温度、PH值对自由脲酶、固定化脲酶相对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固定化脲酶的相对活性随光活性酶浓度的变化、固定化脲酶的重复使用次数及储存稳定性等性质。结果表明,PES膜表面固定化脲酶的浓度为0.33mg/cm^2;当紫外光辐照时间为5分钟时,固定化脲酶的相对活性最高;固定化脲酶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和50 ℃;在50℃时,连续使用12次后,固定化脲酶仍具有50%的催化活性;在4℃保存储存一个多月仍可保持80%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骨组织工程用聚磷酸钙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孔聚磷酸钙(Calcium polyphosphate,CPP)生物陶瓷是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国外有研究表明聚磷酸钙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通过对原料煅烧过程的研究,探索了聚合度的计算方法,制备出不同聚合度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烧结温度的试验,制得了不同晶型的聚磷酸钙多孔材料。在Tris—HCl缓冲液中进行的体外降解实验表明,CPP多孔支架材料是可控降解的,不同聚合度和晶型的支架材料力学强度和降解性能不同。随着聚合度的增加,材料的力学强度增大,降解速率变小;非晶态的CPP17d就可以完全降解,7晶型的CPP25d可完全降解,β和α晶型的CPP降解缓慢,30d分别降解了大约12%和5%。因此聚磷酸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无机聚合物结构及降解性能,有望实现可控速率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陶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陶瓷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骨传导性等优点,已经作为骨组织支架材料广泛应用于骨修复和骨替代等很多领域。本文主要比较了生物活性陶瓷和生物降解陶瓷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并介绍了它们在降解性、力学强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这些材料中,聚磷酸钙生物陶瓷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比较新型的材料,其有望使降解速率可控,且有可能达到所需的机械强度,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骨修复材料多孔聚磷酸钙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为了解决骨组织工程中成骨细胞在可降解支架材料上三维生长这一问题,本文对无机聚合物聚磷酸钙(CPP)生物陶瓷进行了研究.方法 实验制备出CPP多孔材料,并以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作为对照材料,检测了材料的细胞毒性,并与成骨细胞进行复合生长.结果 表明聚磷酸钙不仅无细胞毒性,而且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与成骨细胞复合后,细胞能在材料中三维生长,并能分泌出细胞外基质,因此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结论 多孔聚磷酸钙能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并为细胞良好生长提供三维空间环境,同时本实验也为可降解无机聚合物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掺锶聚磷酸钙材料与成骨细胞及内皮细胞相容性,为该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最终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1/07在四川大学组织工程研究室完成。在聚磷酸钙制备过程中掺入亲骨元素锶,制备新型的不同掺锶量(0.5%,1%,5%,10%,20%,30%,40%,50%,60%,70%,80%,90%)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掺锶聚磷酸钙。以聚磷酸钙、羟基磷灰石及磷酸三钙为对照,通过MTT法及扫描电镜观察掺锶聚磷酸钙的成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相容性。结果:无论是对成骨细胞还是内皮细胞,1%掺锶聚磷酸钙材料均显示出更好的相容性:MTT法表明,与对照组及其他掺锶量的掺锶聚磷酸钙比较,1%掺锶聚磷酸钙材料拥有更高的成骨细胞增殖度;与聚磷酸钙比较,1%掺锶聚磷酸钙材料拥有更高的内皮细胞增殖度;扫描电镜表明在1%掺锶聚磷酸钙材料表面生长的成骨细胞或内皮细胞具有更好的生长状态和生物活性。结论:掺锶聚磷酸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它不仅与成骨细胞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而且能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有望解决植入材料血管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背景:聚磷酸钙是具有生物活性、可生物降解性和适当力学性能的新型骨修复材料,但是晶型对它的降解性能和细胞相容性的影响罕见报道。 目的:探索骨修复材料聚磷酸钙的晶型对其降解性能和细胞相容性的影响规律。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12/2007—02在四川大学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室完成。 材料:通过控制保温温度,制备不同晶型的聚磷酸钙。 方法:进行体外降解实验,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进行细胞相容性实验,观察成骨细胞在浸提液和降解液中的生长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晶型聚磷酸钙失重率,磷酸根浓度,骨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增殖率,细胞毒性。 结果:不同晶型聚磷酸钙的降解速率与磷酸根浓度增长速率一致,都是γ-聚磷酸钙〉β-聚磷酸钙〉α-聚磷酸钙。不同晶型聚磷酸钙的浸提液和降解液中细胞生长速率不同,在第6天时β-聚磷酸钙增殖率最高:浸提液和降解液中β-聚磷酸钙、α-聚磷酸钙细胞毒性均为0;γ-聚磷酸钙在前期细胞毒性为0,后期为1。 结论:通过改变聚磷酸钙的晶型可以调节其降解速率:各种晶型聚磷酸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其中β型聚磷酸钙促成骨细胞增殖最明显,可作为新型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
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短肽序列之一,它是大多数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能识别的配体上的最小氨基酸序列,在内皮细胞的识别,抗血栓,抑制肿瘤,治疗烧伤和皮肤溃疡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含RGD序列短肽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H.E.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束的编织形态,用Weigert染液染色观察弹性朊的分布与走向,以获得与材料力学性能有关的结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 (1)牦牛心包与Edwards公司的黄牛心包片的纤维组织编织形态相似。不同点仅前者的弹性朊纤维比后者稍细但较密,前者的胶原纤维束多波纹但稍疏松; (2)牦牛心包由20多层的纤维编织层组成。各层以不同角度交错叠盖,层与层间由各层分出的胶原纤维束和弹性朊纤维将毗邻纤维层连接起来。各纤维层的厚度不等,约为60~100μ。 (3)牦牛心包为似多层层板,由非蛋白纤维的基质与蛋白纤维编织层组成。其应力—应变曲线随试样裁取的方向不同而异,即牦牛心包系天然的各向异性层板。  相似文献   
9.
通过体内实验的方法 ,应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对 U V改性后心瓣材料涤纶 (Dacron)和未改性的材料周围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和辅酶 I黄递酶活性进行测定 ,评价改性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周围组织中几种酶的活性无差异 ,表明改性后材料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一种优于戊二醛(GA)的新型生物瓣膜材料交联剂,作者从可行性探索的角度,用气态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处理川西牦牛心包材料。通过对心包材料的收缩温度(T_s)和氮基酸组成的测定,对气态HDI与心包胶原组织的反应作了初步分析。此外还评价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缓钙化性能,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HDI可以作为心包材料的交联剂,但必须防止HDI与心包作用的同时,也与心包中含有的水份反应。经HDI处理的牦牛心包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与戊二醛处理的牦牛心包材料相比,其缓钙化能力有所提高,证明HDI有可能成为一种生物瓣膜材料的交联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