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标下生物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本文通过研究新课程标准,结合课堂实例,提出新课改下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与转变方式。  相似文献   
2.
运用体育测量法对黑龙江省少年田径分龄赛铅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测量,经过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揭示身体形态特征.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运动成绩与身体形态指标的回归方程.探讨铅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推动青少年铅球项目竞技后备人才选拔及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耿立志 《广西教育》2012,(37):32-32
农村小学生写作文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可写的内容,二是不知道怎么写。前一个问题说明了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少,后一个问题说明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写作方法。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注重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是解决农村小学生写作难的一个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对设备选购以及使用前后安全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控制与管理方法,同时对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管理制度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教学中应用先进的电教手段,从1987年开始,我校生物组与电教组合作,在生物实验课上引入了录像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校领导和生物实验室教师的支持下,我们组成了一个摄制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师生亲自动手,按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将《高中生物实验(共15个)、《生理卫生实验》(共11个)和《显  相似文献   
6.
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并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意义的富于创新思想的较高层次的论文 ,是教师总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 ,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有些教师教学成绩很突出 ,教学方法也有独到之处。那么 ,如何较好地把它展现出来 ,写成文章呢?这当然需要一定的文学水平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科研素材的积累 ,以及如何进行周密的选题论证、推敲 ,这样 ,所写出的文章才不会仅是工作经验总结或就事论事 ,而是在本研究领域内有价值、高水平的文章。科研选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它是教科…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时代,多种新型教育模式相继涌现,慕课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在线教育模式,能够为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给体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指出新的方向。在“互联网+”视域下,慕课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遵循“课题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挖掘教学素材—制作慕课视频”的流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校可借助慕课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细化具体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自我建构,优化教学考评模式,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唐振宇  杨薇  王海燕  耿立志 《体育世界》2014,(4):135-136,134
通过仪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新生的体质健康各项测试指标进行测量,并完成聚类分析,揭示了黑龙江省大学新生体质健康状况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男生两类群体除肺活量指标外,其余各项指标测试结果优劣整体分布一致,并均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四类群体具体测试结果分布较为复杂,表现出了不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竞技体育运动中以改善人类肌肉克服或抗耐药性及相关体育运动被称为传统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与这个定义有着很大的不同了,通过对身体的核心肌肉力量的训练,增加肌肉联合机动性,灵活性和提高其物理稳定性,以及综合运用各种体育设备,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体育运动的新理念、新方法,就是核心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0.
依据"德、能、勤、绩"四个理论维度为基础,通过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所建立的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共包括三个维度10项具体指标;模型克服了其他绩效考核方法所存在的主观性过强,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边界模糊等问题,可为科学考核高校体育教师绩效提供理论模型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