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民族师范院校"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的内涵、创新性和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民族师范院校教育实习质量、推进民族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改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民族师范院校"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的内涵、创新性和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民族师范院校教育实习质量、推进民族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改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是民族师范院校为解决教育实习问题而进行的探索。从"援教顶岗"教育实习的理念、组织形式、构成、时间和内容、管理、基地建设及考核与评价七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为民族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顶岗支教"实习是教育部面向全国各级师范院校师范类学生提出的一种新的实习模式。这种实习模式在地方民族师范类院校中是如何开展的?其效果又如何呢?本文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对这种实习模式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新闻跟踪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跟踪中国乒乓球队参加第五十届世乒赛出发,对运动员参赛选拔过程进行研究,以期建立乒乓球运动员参赛选拔模式,为我国各层次乒乓球管理部门、俱乐部等单位,以及我国各级体育战线选拔参赛运动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生命,金牌是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与高度浓缩。通过资料、数据的归纳、总结与分析,综合分析了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乒乓球世界杯赛)中各乒乓强国金牌数量变化与创新发展的关系,为寻求创新发展规律,理顺创新思路,推动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7.
徐君伟 《学子》2016,(1):21
<正>数学教学要指向学生在课本中、在听课中、在与同学讨论中的学习能力,提高其思维的层次性,使其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处于认知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智力处于待开发阶段,教师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呵护他们的智力成长与心理健康。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多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能力,使其敢说、能说、会说自己对待问题...  相似文献   
8.
NBA职业联盟是现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职业运动员的联合组织,是现代职业体育联盟市场开发的成功典范。分析了NBA球队所有人选择委托-代理制度作为NBA联盟管理制度的原因,一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文化原因,二是委托-代理制度本身具有其相当的合理性,旨在为我国CBA联赛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徐君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0):118-124+132
摘要:研究目的:对新塑料乒乓球实施后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为中国乒乓球队开展科学化训练提供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数理统计法,比赛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结论:四段战术能力的重要程度男女同中有异。男运动员各段战术能力重要性的非衡效应大于女运动员;男、女运动员“抢”段能力的重要性均高于“持”段能力,但比较而言,发、接抢能力对男运动员更为重要,相持能力对女运动员更为重要;接抢能力和相持II能力对于男、女运动员而言都分别是最重要和最次要的战术能力;男运动员相持I能力的重要性高于发抢能力,女运动员相持I能力的重要性则低于发抢能力。各战术能力间存在交互效应,但交互效应男女有别,各段有别。男单比赛的交互效应低于女单,其不同主要体现在接抢、发抢和相持I三段战术能力上;“抢”段能力比“持”段能力受对方的影响小;相持I能力比相持II能力受对方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摘要:“变线”即乒乓球比赛中落点和线路的变化,是战术实施的核心环节。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2016年连续十次世界大赛中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右手持拍选手变线策略运用特征与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乒乓球队的科学训练和参赛提供借鉴。结论:1)非变线策略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主要形式,变线策略是其辅助形式;变线策略的得分效果明显优于非变线策略;变线和非变线策略在比赛制胜中发挥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变线策略的运用效益更高。2)从正手位突破是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变线时的主要方位选择,从反手位和中间位突破是其辅助方位选择,三种变线策略间无明显得分效果差异,但变线至中间位策略得分效果略好;从正手位突破在比赛制胜中的作用明显高于从反手位和中间位突破,后两种变线策略在比赛制胜中的作用大致相等。3)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变线策略的运用上不仅灵活多变,而且重点突出。与非变线策略相比,各种变线策略形式的运用效果整体上都较好,尤以使用率最高的7种变线形式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