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高宗皇帝赵构在金兵南侵的压力下,南渡长江成为了南宋王朝的第一代皇帝,其在位36年(公元1127—1162年),此间经历两个年号即建炎(4年)和绍兴(32年),分别铸有建炎和绍兴两种年号钱币。目前所见到的建炎年号钱币分为元宝、通宝、重宝三类。这三类钱币因为铸期短,铸量不多,因此存世量也稀少。除通宝和重宝尚可偶见外,"建炎元宝"小平钱币则极为罕见。特别是篆书"建炎元  相似文献   
2.
自清朝1644年入关,顺治皇帝登基后铸行"顺治通宝"算起到1850年咸丰皇帝上台的200余年间,清王朝用于流通领域的行用钱币一直以小平制钱为主,极少变化。然而自1850年清咸丰帝登基后,一方面西方列强染指中国,挑起战事;另一方面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朝廷内外交困,军费开销剧增,滇铜原料难以北运,京局铸钱铜料奇缺,市场硬通货不足。为缓解局面自咸丰三年始,朝廷下令允许各省设炉铸大钱,由此引发了"咸丰钱乱"。一时间各式各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06年第3期第70页曾刊发了笔者所撰《金代古钱币之大珍——"皇统元宝"小平白铜钱赏析》一文,曾引起泉界的关注。无独有偶,今天笔者再向泉界朋友披露一枚堪称奇品的金代皇统朝的铸币,名日"皇统通宝"。从目前看,"皇统通宝"是近百年来泉界闻所未闻的金代皇统朝铸币的又一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叶柏光 《收藏界》2011,(1):80-80
2009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笔者在沈阳鲁园古玩市场购得一枚"圣宋通宝"篆书背横写"当五"钱。当时只是感觉此钱很少见,而且这枚钱币的篆书字体十分美观大方,看着令人视觉很舒适。  相似文献   
5.
“皇统元宝”乃古钱大珍,为玩家百余年来追求之尤物也。近年渔利之徒多有伪造赝鼎之品,掩人耳目,乱人视听,且丑陋不堪,上手即可识之。此品以彩照视之,感觉尚好,包浆锈色皆较自然,但未见实物,难以下定论。如系真品,其市场价格当又有新突破矣。  相似文献   
6.
叶柏光 《收藏界》2010,(4):87-87
宋神宗(公元1068-1085年在位)启用了熙宁、元丰两个年号,铸有熙宁、元丰两种钱币。这一时期是北宋经济繁荣的鼎盛阶段,当时青铜钱币的铸造量极大。  相似文献   
7.
"千秋万岁"钱币大多出自北方,而且与辽国契丹族的民俗相吻合,基本可以确定为辽铸(见程正航先生发表于《收藏》杂志上的《千秋万岁钱举要》一文)。逸泉、贾克佳合著的《千秋万岁钱考释》一文则认为,"千秋万岁"钱是臣下献给辽代皇帝生日的纪念币。因为辽袭宋俗(此处为误解,应为辽承唐俗),皇帝寿诞是大喜大庆、朝野同贺的日子。早在辽太宗天显二年,皇帝生日便被定为  相似文献   
8.
在清代280多年的历史中,自顺治十四年到康、雍、乾三朝,随着清政府中央政权的逐渐巩固,经济的逐步恢复与发展,钱币铸造量逐渐增多,钱背满文或满汉文两式已成定制。除中央政府的户部所属宝泉局和工部所属宝源局等两个中央铸钱局以外,还陆续在每个行省先后设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期的古赵国自公元前423年赵献子立,至公元前403年赵成侯时初立为侯国,直至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掉赵国止。历史上的赵国在中国的华北西部广大地区曾存在了200多年。  相似文献   
10.
叶柏光 《收藏界》2012,(12):80-81
笔者今天要向各位泉友介绍的是一枚特大型出号铁质"大观通宝"钱。此钱直径为150.3毫米,厚度9毫米,穿口33×33毫米,重量730克。此钱有碗口大小,制作极为精美,字口清晰,字文平整,具备铸造所需的拔模斜度。此钱的所有数据早已超过常规制度,颇具王者风范,真无愧于"大观通宝之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