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习云泰  李传国 《武当》2014,(7):47-48
蒋发(俗称“蒋把式”,1574——1654),原籍怀庆温县人,也居小留村,在县之东境,距赵堡镇数里之遥,22岁时学拳于山西太谷县王林桢,学艺七年。回乡后(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传邢喜怀成为以地方命名的赵堡太极拳。蒋发后随李际遇反清,李兵败被沫,蒋发投奔陈王廷为仆,隐身,并传其拳于陈王廷。  相似文献   
2.
论动态中的武术散手连打技术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动态中连续击打是散手技术中的高难技术,随着新规则的变化,连打技术成了得分及获胜的重要手段。在动态中击打有多个易变,即目标易变,击打距离易变,击打角度、方位易变,因此训练也要围绕这个“易变”为中心,进行全方位、整体化训练,以适应高强度、激烈对抗的大赛。  相似文献   
3.
习云泰 《武当》2005,(11):38-38
温教授爱国爱党每次听我的老师张文广及郑怀贤教授谈及温教授的诸多往事,都是一种温馨的回忆。1956年,我有幸住在温老师家中,第一次相见相识,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后生。温教授很高兴,谈及自己历经新旧两个社会,他感慨的说:“新旧社会两重天,解放前称武术人是打拳卖艺的,新社  相似文献   
4.
习云泰  李传国 《武当》2014,(6):33-34
三、太极拳师承传递体系 南宋张三丰创“十三式”,因历史断代甚远,其徒难寻。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初步认定,元明张三丰,其师是南宋张三丰,也就是宋张三丰的第一代传人。  相似文献   
5.
习云泰 《武当》2013,(3):28-28
记得全国在三年挖整期间,一次代表国家体委挖整领导小组去山东济南了解挖整情况,同行者毛伯浩、张文广、蔡龙云、夏柏华几人,由山东省负责挖整的范春和安排接待,范春和是我的学生。我们散步时,他对我说,“一次我听山东即墨县一个老者说,‘老辈子有个张三丰是以做豆腐维生的平民百姓,听说好多人和他较起劲来如棉裹铁,以柔克刚功夫甚是了得”’。我说挖整要凭证据,有机会最好查查地方志,是否有此记载。听说不见得可靠,当然也可能事发有因。但此说多少年来萦系在我的脑海中。经查,乾隆元年《山东通志》、二十八年《即墨县志》、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修的《莱州府志》和《太原县志》等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6.
习云泰  李传国 《武当》2014,(5):40-41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武术界对于谁创太极拳一直争论不休,特别是武术史学家唐豪等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考察,以明清部分史料为据,武断地做出错误结论,认为“明代张三丰不会太极拳,张三丰只是武当山炼丹的道士,太极拳创造与他无关,河南陈家沟陈王廷才是中国太极拳的创始人”。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习云泰 《武当》2014,(8):35-36
今年6月9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逝世35周年纪念日,此刻不禁想起老人家几十年前关于武术的许多指示。我第一次见到贺老总是在1954年1月28日下午,身为国务院副总理的贺龙,来到中央体育学院(今北体大),在体操房做报告,印象中,他挺拔的身材,留着小八字胡,笑容可掬。会场静悄悄,贺龙高兴的谈到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国防服务,讲到将来中国体育要立于世界之林,并从吴传玉讲起,因为他是在世界大赛中第一个为中国获得金牌的名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