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科学   2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土桩挤密地基由桩间挤密土和回填素土夯实的桩体组成,它是一种人工“复合地基”。其作用是通过素土桩挤密法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从而对湿陷性黄土达到消除浅部或深部的部分或全部湿陷性的作用,并改善地基承载能力,减少地基变形。本文通过现场单桩、群桩单元体轻便触探、小环刀深层取样、开剖取样等方法对场地地基土挤密前、后干重度和压实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判定用素土桩挤密法处理陇东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培育双壳类软体动物幼苗所需的饵料,是指池内培育阶段适合于幼虫和幼苗(壳长一般在1mm以下)的饵料。育苗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是否已经选择到这样的饵料。自40年代找到适宜的饵料生物以后,双壳类幼虫的培养才取得较明显的成效。以往利用过的一些饵料生物巳有文献系统记载。我国贻贝人工育苗是在分离与培养出扁藻以后才获得成功的。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采用的饵料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从生产性育苗特别是多茬育苗考虑,必须因地制宜地筛选出一定种数的饵料,以便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有机动选择的余地。同一时还应找出适宜的投饵数量,以求取得较好的育苗效果。为此目的,我们于1975-1978年结合生产性育苗的需要进行了一些饵料饲养实验。本文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多年来生产性育苗的实践,对贻贝育苗的饵料问题进行总结,侧重于不同饵料的饲养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4—碘苯氧乙酸(4—IPOAA)在海带夏苗培育中应用的试验结果。4—IPOAA对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影响,高剂量的4—IPOAA(500mg/L)对配子体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配子体在短期内即能正常排卵、排精并受精形成孢子体;低浓度的4—IPOAA(25mg/L以下)能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这项试验结果表明,有可能利用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特性,来改进目前所采用的低温、自然光条件下培育海带夏苗的工艺。作者建议把海带夏苗培育工艺改为以下步骤:(1)在常温下采苗;(2)在18℃以下水温条件下培育配子体;(3)在配子体成熟前用4—IPOAA处理,使其停止发育,在较高水温(20℃左右)条件下静水培养被抑制的配子体;(4)在计划夏苗出库前40—50天,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恢复最适条件下流水培育;(5)肉眼见苗后及时下海暂养。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发展贻贝(Mytilus edulis L.)的生产性养殖。当时苗源有限,苗种供应严重不足,人工培育贻贝苗遂成为着手解决缺苗的技术问题。经1972—1973年的研究,我们与烟台地区海水养殖试验场等提出了一套育苗工艺,育苗水体最高单产量达到137万/m~3。又经数年研究,最高单产量即达360万/m~3,平均单产量稳定在150—200万/m~3。再后几年的实验结果,使我们意识到:用原方法育苗要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单产量会有困难,特别是近几年来海水水质条件的恶化,有时会给育苗带来一些干  相似文献   
5.
贻贝(Mytilus edulis L.)是一种冷水性双壳类软体动物,它在我国沿岸分布的南限是胶州湾,但仅见于港内码头及船底上,且数量不多。 1958年青岛市水产局、原青岛市海水养殖场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曾一起自大连和烟台移贻贝苗至青岛试养,次年养殖架上也曾有少量幼苗附着,但未能大量繁殖起来。1971年后胶南县海水养殖试验场及青岛市第二海水养殖场等先后进行数十亩乃至数百亩移苗养殖,附苗量虽有所增长,但直至1974年仍缺乏生产意义。这种情况引起我们的思考:胶州湾贻贝苗源能否大量发展?它的限制因素是什么? 1972年至1973年,我们与烟台地区海水养殖试验场等单位曾对烟台沿岸贻贝苗源进行调查研究,确认当时烟台苗种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附着基不足,其次是亲贝不足,据此试验成功了“废旧草绠采苗法”。之后,随着采苗器材的增加及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烟台芝罘湾已发展成为一个较好的苗场,通常可供万亩以上生产用苗。这个经验对我们开发胶州湾的苗源很有启发。 1975年胶南县在胶州湾大力推广“废旧草绠采苗法”,收割海带后保留废旧海带架两万台采贻贝苗, 1976年进一步扩大贻贝养殖面积,继续留绠采苗。我们在青岛市水产局及胶南县水产局等单位的协助下,于1975年9月及1976年8-9月,对胶州湾内及湾口(青岛前海)留绠采苗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调查资料即为本文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4-碘苯氧乙酸在海带夏苗培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4-碘苯氧乙酸(4-IPOAA)在海带夏苗培育中应用的试验结果。4-IPOAA对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形响,高剂量的4-IPOAA(500mg/L)对配子体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配子体在短期内即能正常排卵、排精并受精形成孢子体,低浓度的4-IPOAA(25mg/L以下)能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这项试验结果表明,有可能利用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特性,来改进目前所采用的低温、自然光条件下培育海带夏苗的工艺。作者建议把海带夏苗培育工艺改为以下步骤:(1)在常温下采苗;(2)在18℃以下水温条件下培育配子体;(3)在配子体成熟前用4-IPOAA处理,使其停止发育,在较高水温(20℃左右)条件下静水培养被抑制的配子体,(4)在计划夏苗出库前40—50天,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恢复最适条件下流水培育,(5)肉眼见苗后及时下海暂养。  相似文献   
7.
以《遥感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例,探讨精品课程教学基本建设与教学改革。认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建设的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是精品课建设的关键,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必备条件,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是精品课建设的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分析盐渍土及改变盐渍含量对分散性试验的影响,认为土块试验、针孔试验对受高钠离子影响的盐渍土分散性评价是较为有效的方法。新疆土料石膏发育,环境水中Ca2+离子丰富,分散性评价最好在工程实际情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西安娥墙,呈长方形,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4米,周长11.9公里,包括瓮城长14公里,城区面积11.5平方公里。城墙底宽15-18米,预宽12-14米,墙高12米。外墙有垛口5984个,内沿墙无垛口。城四周还修有98座敌台(又叫墩台或马面),敌台就是沿城墙外缘呈土。凸字形的墙台,高度与城墙相同。这一组组数字表明,两安古城墙,无论在高度,  相似文献   
10.
引言雷德多姆(Red Dome)金矿床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北部的奇拉戈(Chillagoe)附近(图1),目前由Elders矿产有限公司以露天开采方式开拓中,其地质储量有含金2g/t的矿石1380万吨。估计其它有用元素还有银4.6g/t、铜0.46%和锌1.0%。贱金属和贵金属产于斑状流纹岩墙与以碳酸盐为主的沉积岩接触处形成的矽卡岩内。既有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