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科学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长岛县南五岛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区内土壤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平均含量与烟台市、山东省以及全国土壤平均水平相比,除CaO,Na2O,Hg,S,Se,P,F元素含量差异较明显,其他大部分元素含量相对稳定,元素含量的高低不仅与研究区背景条件有关,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较好,大部分区域属于清洁区和尚清洁区,仅城区局部受到一定程度的Cd,Hg,Zn污染。  相似文献   
2.
应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广西资源县向阳坪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铀矿样品的22种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W—Sr—Hg—As—Sb元素组合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该元素组合特征可以用于本区地球化学找矿中判别构造的含矿性以及推断隐伏的铀矿体。  相似文献   
3.
针对北秦岭丹凤地区产铀花岗岩的区域地层、赋矿围岩、蚀变岩和铀矿石进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样品具有大体类似的LREE富集及Eu负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表明它们之间稀土元素特征具有继承性;赋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区域地层(丹凤岩群变质基性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指示,二者均形成于岛弧环境;蚀变花岗岩和铀矿石主要继承了赋矿花岗岩的特征。各类样品Y/Ho值变化范围狭窄,为25.09~33.46,显示它们具有共同的源区。铀矿石具有最高的wB(∑HREE),且与铀矿石的品位存在正相关关系,暗示HREE与铀的迁移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4.
蛇绿岩是造山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文章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 认为东秦岭丹凤地区分水岭蛇绿岩是与俯冲带相关的SSZ型蛇绿岩。其中的变玄武岩是产于弧前构造环境的玻玄岩, 它具有较玻安岩稍低的SiO2含量, 同时具有高MgO(9.24%~18.74%)和Mg#(74~85)、低TiO2(0.15%~0.38%)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U”型及相容元素Ni、Cr丰度较高, 高场强元素(HFSE)Y、V、Zr、Yb丰度较低等地球化学特征。变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表明分水岭蛇绿岩形成于(499.7±6.1) Ma, 玻玄岩的存在暗示着此时的古商丹洋强烈向北俯冲, 在洋内俯冲带和北秦岭南缘之间形成了与俯冲带相关的SSZ型蛇绿岩, 进一步补充完善了秦岭造山带的地质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5.
6.
东秦岭丹凤地区黄龙庙含榴二长花岗岩是典型的浅色含铀花岗岩体之一。它具有高硅(73.65%~76.60%)、过铝(13.01%~13.80%,A/CNK1.0)、富钾(4.89%~6.14%)的特点,其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馏,铕负异常十分发育,微量元素具有典型上地壳的含量特征。所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15.2±2.0Ma,是志留纪末期花岗岩。该花岗岩是在后碰撞环境下,由秦岭岩群郭庄岩组的含榴黑云斜长片麻岩部分熔融所形成的钙碱性S型花岗岩。与巴罗型区域变质作用的年龄(426Ma)一起,限定了东秦岭早古生代碰撞作用415~426Ma之间进入后碰撞构造环境,也表明早泥盆世以后的东秦岭地区并未经历大规模区域性变质变形,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地质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基于GEE和ArcGIS平台,以1985—2020年全球地表水年度数据集作为主数据源,选取面积变化速率、格网化水体密度、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和地理探测器4种指标和方法,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角度分析近3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地表水体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根据面积变化速率的阶段性特征可将研究时段划分为地表水体缓慢萎缩(1985—2000年)、加速萎缩(2000—2010年)、减速放缓(2010—2015年)、稳步增长(2015—2020年) 4个阶段。2)粤港澳大湾区永久性水体面积变化存在“小周期交替增减”的周期特征,而季节性水体面积呈现“大幅度先减后增”的变化特征,两类水体面积对地表水体总面积变化影响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呈现“交替支配”特征。3)空间上,地表水体的大幅度变化以城市组团的形式出现,如佛广肇、深莞惠、珠中江等区域城市群,在水体演变中呈现同步萎缩或增长。4)从研究期全时段上看,自然因子相较社会经济因子对大湾区地表水体时空分异拥有更高解释力,年降水量和植被覆盖率解释力分别达到40%和34%,且与多因子呈现双因子增强的交互关系;社会经济因子中,耕地密度、人口因子解释力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重点对北秦岭丹凤三角地带花岗伟晶岩的地质矿化特征及铀-稀有元素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花岗伟晶岩是在岩浆演化晚期,富含挥发分的残余岩浆进一步分异演化的结果,花岗伟晶岩主要侵位于加里东中晚期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及秦岭岩群中,多沿背斜轴部和断裂、裂隙分布,多平行于区域构造线延伸方向。花岗伟晶岩的岩石类型有:黑云母伟晶岩、二云母伟晶岩、白云母伟晶岩、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锂云母钠长石伟晶岩,是由交代分异作用引起的。花岗伟晶岩的成岩、成矿作用可划分为后岩浆、伟晶作用、气成作用和热水溶液4个阶段。花岗伟晶岩具明显的多元素矿化特征,富含U、Th、Nb、Ta、L等稀有金属和绿柱石、云母、钾长石等非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9.
根据长岛县南五岛24处水点的水质分析资料,选取13项因子,采用单项组分法、综合评价法,对区内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区内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等单项组分严重超标,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差。  相似文献   
10.
王江波 《地质与勘探》2015,51(1):98-107
北秦岭东段宽坪岩体受南北两侧区域性大断裂控制,呈狭窄带状展布,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具I型花岗岩的特征。铀矿化产于宽坪岩体与丹凤岩群内外接触带及内部构造角砾岩带内,具有强烈的热液蚀变。铀成矿年龄集中在140~90 Ma,铀矿化产出部位距K-E盆地不到10 km,岩体内部发育大量晚期煌斑岩脉,显示铀矿化与区域拉张事件密切相关。铀矿化从弱到强,HREE逐渐增高,显示HREE与铀的迁移具有同步性。岩(矿)石微量元素蛛网图基本一致,富集Rb、Th、U、La、Ce、Nd,亏损Ba、Sr、P、Ti等,与华南产铀花岗岩特征类似。Y/Ho变化范围狭窄(26.50~31.86),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宽坪岩体本身。岩石类型(I型或S型)及岩体铀含量的高低不是铀成矿能力的决定因素,强烈的构造改造和热液蚀变作用,叠加富CO2流体的搬运作用使岩石中的铀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